错峰就诊 挂普通号 患者看病习惯在变化
安徽省城市公立三级医院改革自
医改带来的五大变化
1 患者预约率增加
2 错峰就诊患者增多
3 普通门诊不那么冷
4 大医院门诊量略降
5 一些病住院费略降
怕人多下午去看病
昨天下午,在安医大二附院,
我省城市公立三级医院改革启动一周,记者从各家医院了解到,病人的看病习惯在悄悄发生变化,预约率在增加,而且有意识地“错峰就诊”。“这几天我们医院有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病人选择下午门诊的多了。”安徽省儿童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般病看普通门诊
病人也不再“无论大病小病都要找专家”了。“以前,只要来医院,都要挂专家号,现在专家号有所减少,普通门诊号开始增加了。”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医生告诉记者,普通门诊增加较为明显,挂专家号的大多是疑难杂症。据介绍,以前普通门诊3元,专家门诊5元,差价较小,而现在普通门诊10元,专家号 20元,差价成倍拉开。
在合肥市二院和平路院区、广德路院区,昨日上午的门诊患者依然人头攒动,部分专家门诊从早上7:30开诊。专家门诊无法看完时,通过增加普通门诊进行分流。到中午时分,上午挂上号的病人基本都看完了,“从运行一个星期的情况看,门诊量较为平稳,病人基本能及时看上病。”
门诊量约下降5%
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医院的门诊量平稳,总体下降,“与以前相比,约有5.5%~7%的下降幅度。”安徽省立医院门诊部主任吴向辉告诉记者,目前,医院依旧是增加诊室开放量,增加医生的排班次数。
在安徽省儿童医院,
合肥市三院相关人士介绍,4月1日后的门诊数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少数科室病人较多时,通过普通门诊分流,病人能及时看上病。
住院费用仅少8元
合肥市二院从诸多病例中找到一位
在调价前,药品费应该为353.3元、诊察费4元、护理费36元,治疗费、化验费、材料费、床位费不变,合计1208.4元。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该病例调价前后只减少了8元左右费用。该院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住院病患的费用,总体略有下降。
合肥市三院介绍,由于提高的手术费、诊察费、护理费等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从患者自付费用角度看,病人是受益的。”(记者 张永、汪漪,通讯员 童有兵、郑慧)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