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军:以“三严三实”铸就经济发展“双中高”

访问次数: 662                        发布时间:2015-06-23

[字体: ]

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不动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十强,形成了中高速、中高端同步展现的新气象。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54.6亿元,同比增长9.7%, 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总量居第10位,增速居第4位。 1月至4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39.5亿元、增长10.8%,总量居第9位、增幅居第3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3.7亿元、增长12.2%,总 量居第2位;财政收入373.9亿元、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5亿元、增长20.7%,总量居第8位、增幅居第1位。目前,全社会研 发投入占生产总值3.1%、居全国省会城市第5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828户、居第8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高 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50%以上。取得这些成绩的一个重要保证,是我们在经济工作上贯彻了的指导思想,在作风建设上体现了的行为准则,以政府工作的三严三实铸就了经济发展的双中高

  在敬民为民中践行严以修身。 《论语·宪问》中把修己以安百姓作为修身的至高追求。在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修身居于首位,而敬民为民则是修身的首要之德。这就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居敬行简,常怀敬民之心,倾注为民之情。近年来,我们下大力气解决就业难”“上学难”“住房难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在惠民富民的同时,也增 加了政府的公信力,形成了上下同欲者胜的局面。率先出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和社会服务“1+4”政策,每年民生支出都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0%左右。 率先建立社会公开征集系统,民生项目变政府配餐群众点菜80%以上的市级项目均源于社会公开征集。完善创业就业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 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加大就业援助力度,201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9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大力实施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新建中小学校89所,均由政府统一建设,对学校交钥匙,全市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92%,按照五个百分之百全面放开义务教育,2014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定点学校增加到218所,就读人数达10.4万人。大规模推进棚户区改造、城中村和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整治、保障性安居房建设,2014年开工各类保障 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4.8万套(),实施118个老旧小区整治,惠及居民5.7户、14.9万人,实施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30个,受益群众1.9 万户、5.7万人。对农村五保、优抚对象、城乡低保等每年按照10%的标准提高保障水平。建立精准扶贫机制,首创光伏扶贫新模式在全国推广。在近几年 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中,合肥一直位居前列。

  在简政放权中践行严以用权。大道至简,严以用权首先必须简政放权。但简政不是无为,放权也不是放任,必须统筹做好放、管、服结合文章。各级政府和部门既不能任意设权,更不能 任意用权,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在用权中注重人性化操作。近年来,我们相继出台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决策听证、风险评估、实施效果评估等3个办 法,全面推行权力、责任、涉企收费三项清单制度,深化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牢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真正把看得见的 手管住,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目前,市级权力事项由5534项精简到1458项,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03项精简到95项, 涉企收费事项精简到99项,2014年,共为企业减负11.6亿元,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3万户、增长23.8%。事前设门槛是容易的,事中事后监管是困 难的,简政放权不是没有事干,而是有无本事干好。我们大力推行综合监管和执法,成立市城管委,颁布城市管理条例,数字城管建成运行,各县()区市场 监管局和105个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全部挂牌运行,对事中事后问题做到快发现、尽发现”“快处置、尽处置”“快覆盖、尽覆盖。严格规范服务管理,出台优化投资环境条例,深入开展机关效能革命,全面推行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缺席默认”“全程代办等制度,对窗口审批项目流程进行再造,近年来共精简申报材料293份、办理环节93个、压缩办理时限749个工作日,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流程最优、服务效率最高的省会城市之一。

  在清正廉洁中践行严以律己。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从严治政才能赢得人心。古人云: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坚守 个人干净的执政操守,做到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近年来,我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委三十条规定,大力整治四风,厉行勤俭节约,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同比减少20.6%,党政干部因公出国人数同比下降11.6%。对工程承包、产权变更、市场交易、政府采购、资金安排等事项,政府班子成员按规定、分工、程序履行职责,不搞个人说了算。积极构建源头防腐机制,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成立市规划、土地管理委员会,对建设项目用地安 排、土地收储、土地供应、保留底价等实行集体决策,阳光地产享誉全国。以分权、统筹、开放、监督为方向,建成运行规则统一、规范、透明的公共资源 综合交易市场,招投标合肥模式走向全国。按照四个转变的思路对产业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出台了“1+3+5”产业政策体系,采取基金、借转补、 财政金融产品、事后奖补等多种投入方式,不仅实现了政策资金循环放大使用,而且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

  在审时度势中践行谋事要实。谋事实不实,既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工作方法问题,关乎群众利益,决定事业成败。近年来,我们自觉把合肥发展置于全 国乃至世界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定位,既把握大势、超前谋划,又立足市情、主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与世界科技革命的新趋势形成交汇,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形成交汇,与国家区域发展的新棋局形成交汇,占据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沿,抢抓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先机,赢得了新一轮区域竞争的主动。大力打造 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投融资等领域不断推出了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先行之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科大先研院 等六大协同创新平台,加快改造提升汽车、家电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智能语音、量子通信等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实施了京东方8.5代线等一批居于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重大项目。大力打造全国内陆经济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合新欧班列等八大开放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在狠抓落实中践行创业要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创业要实要求我们既看大势,又抓当前,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 史检验的实绩。近年来,我们大力弘扬埋头苦干精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对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逐一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县()区、开发 区,每季度召开一次政府全体会议强化工作调度、督促补缺补差,组织开展常态化专项督查和年终目标考核。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确立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建立十个一工作机制,明确十大发展路径,牵头责任部门每周一调度、分管副市长每月一调度、联席会议每季度一调度,构建了节点问题 -责任分析-督办反馈-派单销号全过程跟踪管理模式。对督查、检查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迅速整改落实,油气管理隐患专项整治全国领先,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审计整改走在全省前列。

  在实事求是中践行做人要实。做人要实是谋事之基、创业之魂、立身之道,也是政府工作必须坚守的基本准则。在新常态下,随着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的 完善,投机取巧的机会少了,也不灵了。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不做急功近利的事,多做打基础立长远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杜绝做形象工程的事,决不搞虚政绩、假政绩、劣政绩。我市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就是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字当头的成果。我们立足城 市人口增长、规模扩大等实际,按照总量控制、供需平衡的原则,统筹考虑房地产市场需求与城市建设资金需求,每年商品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和土地出让金收入水平均控制在合理的配比区间,不搞短期行为和竭泽而渔,既保持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又保障了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在党中央国务院开展的两次重大决策部署 落实情况督查以及相关审计、专项检查中,我们均按照要求如实上报,没有隐报瞒报一个项目,其结果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做老实人终究不吃亏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将以严而又严的精神、实而又实的作风,真正把三严三实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做好工作的精神动力、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果。

  (作者单位:合肥市政府)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