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合一”为抓手 致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化学聚变”

访问次数: 5631                        发布时间:2015-09-29

[字体: ]

——南通市如皋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创新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南通市如皋市认真贯彻《中央编办关于印发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瞄准“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目标,在率先完成市场监管体制“三合一”改革的基础上,坚持大部门的理念,加快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部门的执法职能、执法队伍、执法机制的深度融合,蹄疾步稳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群众认可的行政执法体制,产生“1+1+13的化学聚变之效。

(一)抓融合,着力夯实市场监管执法基础。一是充实一线执法力量。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和“人事相宜、结构优化”的要求,在全市14个镇(区、街道)设立了基层分局。把握“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把总体“瘦身”与基层“强身”结合起来,将编制资源向基层和执法一线倾斜,进一步提升基层市场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二是合理设置执法机构。整合原分属不同部门、环节的食品监管、质量监管、执法办案等职能,设置3个专业性科室和2个综合性科室,形成“综专结合”监管机制;在基层分局设置稽查股负责负责一线监管和案件查办的两级体系,设立专职法制员负责一般案件核审,并与市局职能科室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了既相互牵制,又相互监督的执法体制,保障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优化整合执法资源。以原质监局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计量检定测试所为基础,整合农委的农产品检测中心、粮食局的粮油检测中心,组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为市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原工商12315、质监12365、药监12331平台进行整合,建立统一平台,完善流转机制,实现了“诉转案”和维权效能的双提升。

(二)抓创新,着力强化市场监管执法举措。一是狠抓科学综合监管。在执法范围上,由分段式监管向全过程监管转变,从根源上解决过去由于职能分散、交叉、缺位和错位常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执法方式上,由单一式检查向综合化监管转变,发挥职能叠加、专业互补的优势,形成“一次出动、全面体检”的全项彻查新模式。执法追责上,由单个点查处向链条式追溯转变,建立产品质量生产、流通领域的双向追查,食品安全监管生产、流通、餐饮三环节追溯机制。二是试点推进信用监管。以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依托,采取对企业出资情况专项抽查、年报信息随机抽查、重点主体定向抽查等方式,收集和公示经营异常信息、行政处罚信息、严重违法信息、抽查检查结果等信用信息。在信用联合惩戒方面,实施生产经营企业“红黑榜”制度。同时,按照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实行有差别的金融信贷、项目用地、税费减免等政策,让违法企业一处违规、处处受限。三是突出重点领域监管。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注重治标与治本并举,整治与建制结合,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力度,做到整治一项、规范一批、提升一片,有效净化了全市的市场环境。

(三)抓规范,着力完善市场监管执法机制。是强化人才支撑,积极打造专业化的执法队伍。按照“先入门、后应用、再求精”的思路,开展多层次、大规模、全程化的业务培训。组织办案新手到执法先进单位“跟班学习”,参与办案、积累经验。选拔执法办案骨干组建课题攻关组,针对疑难杂症,集中攻关,指导执法实践。同时,做好专业性人才的招录工作,充实基层一线,不断提升监管执法队伍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法治支撑,努力提升制度化的监管举措。按照“同类合并整合、异类有序并联”的原则,将三局职权事项逐一进行了重新梳理,确认行政权力清单1115项,确保基层照单执法“不走偏”。出台了《委托基层分局行使行政处罚部分职权的通知》,梳理制定了《案件审查制度》、《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等15项行政执法制度,统一了43种基本执法文书、3种相关案卷资料。今年来,查办的一般程序案件289,没有一起复议被撤销或者诉讼败诉案件发生。三是强化技术支撑,积极发挥检测中心整合优势。一方面,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全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中心检测水平和人员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增质扩项项目及清单,确保增质扩项工作有序推进。(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编办  丁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