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访问次数: 542                        发布时间:2016-01-07

[字体: ]

岁末年初,铜陵市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联手打造了全国首家书店与图书馆的结合体——铜陵新华书店图书馆店;铜陵市在全省率先建设的10个全民阅读示范 点等文化项目,相继建成启用。去年以来,该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按照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服务普惠化的要求,构建公共文化 服务一体化新格局。

  针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事业发展欠账多等问题,铜陵市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紧贴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还欠 账、补短板、强功能,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至去年底,该市已建成5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2个博物馆、1 个美术馆、1个大剧院、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17个农家(社区)书屋、78个社区文化家园。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设置率达100%。重点文化场馆建设力度空前,投资3亿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铜文化主题博物馆,已成为铜陵市的文化地标。

  铜陵市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不断丰富公共文化的供给内容,以对接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根据公共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率逐年上升趋势,该市 创办铜官乐大舞台,由政府搭建平台,群众自导自演,开创公共文化活动群众需求导向新模式。开展百姓说唱团”“文化遗产日”“送戏进百村系列演出活 动,吸引群众参与超过40万人次。大力培育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在全省率先实施公益性文化协会补助办法,对19个协会每年分别给予3万元补助,通过政府 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为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服务普惠化,铜陵市实施文化结对互助计划,通过公共文化机构与社区、村签订共建协议、建立联系点、预约文化服务等方 式,使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有效向基层延伸。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常年面向基层开展流动服务。推行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逐步形成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以乡镇(社区)图书馆为分馆、以村为服务点,并实现与县图书馆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形成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结合建立的市图书馆新馆、全民阅读示范点以及即将建设的200个覆盖城乡的公益性全民阅读场所,使得乡镇(社区)分馆与市图书馆实行联网 管理。农村的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地方,阅读到最新、最全的文化科技书刊,并可以通过馆内的数字信息库,共享全市各图书馆80多万册图书资源。

  【编后】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基本民生,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铜陵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眼于实现公共文化为民、惠民、乐民的目的,着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服务供给、社会参与等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特色独具。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