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推动全民参保 未来五年法定人群全覆盖

访问次数: 612                        发布时间:2016-02-03

[字体: ]

“十二五”期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年均增长15%

 

中安在线讯(记者宋艺) 记者从22召开的“‘十二五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成就和十三五规划思路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将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

  十二五期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年均增长15%

  我省积极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十二五期间,累计缓减缴社会保险费130亿元,发放各项补贴44.7亿元。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27.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6.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8.2万人,2015年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14%,低于十二五规划5%的控制目标。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统筹推进。十二五期间累计开发1.2万个基层特定岗位,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此外,我省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修订了《安徽省最低工资规定》,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办法,适时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实现了十二五期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的目标。

  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396.57万人

  我省着力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至2015年底,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57.78万人、1734.89万人、436.64万人、528.87万人、499.26万人,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88.28万人、205.5万人、55.94万人、169.41万人、147.74万人。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96.57万人。

  加载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覆盖人群不断扩大,持卡人数达到4272万人,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118.67%

  全省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十一连调月人均达2024

  十二五期间,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一连调,月人均养老金由十一五期末的1263元提高到2024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761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待遇由十一五期末的平均100元提高到281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十一五期末的120元提高到380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0%70%左右。失业保险金标准从十一五期末的422.5元提高到1030元。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平均水平分别从十一五期末的1625元、516元提高到2628元、975元。

  创业带动就业 计划三年带动100万人就业

  2015年,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创业江淮行动计划(2015-2017)实施方案》,实施创客逐梦、创业领航、创业筑巢、融资畅通、青年创业、高端人才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八大工程,打造创业服务云、创业创新竞赛两大服务平台,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实现2015-2017年全省新增注册企业35万个以上,带动就业100万人以上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累计开展培训64.6万人次,创建666个专业创业园(),其中农民工创业园350个、大学生创业园61个、城市就业创业园()242个。推行整贷直发小额担保贷款模式,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小额担保贷款227.8亿元。

  据悉,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大力实施就业脱贫工程,采取技能培训、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服务等多种手段,确保40万贫困农村劳动者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

  建设人才高地 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将进一步提高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据统计,至2015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299万人,比十一五期末增加89.0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8万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407.6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86.6万人。全省共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169个,比十一五期末增长46.96%,居中部省份第2位;建立150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5万余人次。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引智项目2000余项,引进外国专家1.2万人次,选派人员出国()培训4300人次。

  围绕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配合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我省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制定了《江淮英才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紧扣技工大省建设,制定了《技工大省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紧扣合芜蚌引智试验区建设,制定了《国际化人才引育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等三个配套方案。据悉,通过实施三个方案,预计到2020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将分别达到400万人、450万人,5年引进外籍人才总量2万人次。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全面实施江淮英才工程技工大省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引育计划为重点,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水平。计划建设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引智示范基地,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