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教育部考试中心获悉,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即将颁布。据悉,语文、数学等9门学科知识点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比如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取消选考,成为必考内容;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另外,汉语等多门科目都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
昨晚,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也即将公布。从修订内容看,新大纲明确提出,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对于考生们最为关注的考试内容,记者梳理发现,语文、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9门科目皆进行了调整,英语科目并未出现在其中。从语文来看,明年高考将适度增加阅读量,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一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另外,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新大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另外,增加阅读量主要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部分调整内容
汉语
全国卷考试科目之一“汉语文”也将正式更改为“汉语”,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试卷结构将调整,更强化能力立意。比如调整I、II卷分值比例,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并根据考生群体的特点增加对读、写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阅读材料由一篇调整为两篇,文体覆盖更全面。同时优化考试内容,增加了对文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考查的试题。
数学
数学科目上,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历史
修订后的历史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地理
地理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科目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更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物理
物理学科优化了考试内容,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化学
化学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可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生物
生物科目新大纲调整后更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相关信息:
教育部修订高考考纲:增古文化常识、数学文化
虽然不分文理的新高考要到2020年才会实施,但高考内容文理融通的趋势明年就将出现。昨天,教育部公布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内容,文科增大阅读量,注重考查信息筛选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选材要求;理科则增加文化类内容。
面对新考纲,北京考生不必紧张,因为近几年的北京高考已体现修订精神。北京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明年实施,推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文理之分将进一步淡化。
[新考纲]
文理皆考传统文化
据了解,新考纲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而且文理科目皆考。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内容。
依据新修订的考纲,语文更注重基础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适应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例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成为必考模块,“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古代文化常识”内容。
少数民族考生参加的“汉语文”科目更名为“汉语”,将增文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等考查内容。
数学科目增加了数学文化的内容,删去“几何证明选讲”选考模块,以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依据新考纲,文科类科目减少了纯记忆的内容,注重能力的考查,理科则细化实验能力,注重社会热点以及运用多学科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历史选考模块中,新考纲删去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三个模块。地理选考模块删去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思想政治科目则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物理细化“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等考查要求。化学选考模块删去了“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模块。生物则关注对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英语科目没有变化。
[北京高考]
语文已考古代“经济战”
对于北京考生来说,新考纲的修订内容并不陌生,因为近两年的北京高考已体现出注重传统文化、增大阅读量等趋势。例如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考查俗语、对联、古诗文等传统文化知识的题目超过50分。大作文也让考生谈谈“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等“老规矩”。2015年高考增加了古诗文背诵篇目,且古诗文阅读分值增加6分,当年还提出规范汉字的书写。今年高考语文阅读题目选取陈忠实描述陕北“华阴老腔”“撼人胸腑”艺术魅力的散文作品,引发考生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
“多文本阅读”已成为北京高考的鲜明特点,且阅读量在逐渐增大,2016年高考阅读材料字数已超过2000字。文理融通的趋势也在北京高考中有所体现,例如语文科目已使用科技类文章,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今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则考起了“经济战”,给出《管子》篇目,讲述国与国“经济战”的故事,要求考生探究古代思想智慧的现实意义。
北京高考数学科目则引导考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注重考查数学运算、数学推理、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
[新高考]
本市明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按照本市方案,2017年将启动北京高考综合改革。
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有可能影响高考成绩。因为2020年实施的新高考将由现在的“3+X”变成“3+3”,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选考科目则出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可自选,记入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涉及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共13科。
明年高考,外语听力分值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听力考试一年两考,取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外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明年高考录取时,将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
按照惯例,预计明年1月公布北京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
2020年起,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2020年,本市还将在市属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在市属高校中设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统一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多维综合评价招生方式。(记者任敏)
2017高考考纲变化
语文
增加阅读量、古代文化常识,(必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数学
增加数学文化
英语
未变
政治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历史
选考模块删去“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探索历史的奥秘” 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地理
选考模块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
物理
细化“实验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等考查
化学
选考模块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
生物
关注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