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多举措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开放

访问次数: 643                        发布时间:2016-10-19

[字体: ]

中安在线合肥频道讯 家住滨湖世纪社区清华园的全职妈妈女士,对社区的公共文化场馆赞不绝口。周一到周六都可以带孩子到社区的儿童乐园去玩,中午在社区食堂吃饭,下午到图书馆借点绘本给孩子看看,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之前是想都不敢想。女士的称赞表达了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场馆的满意心声。以后等孩子上学了,放学我还带她来社区参加快乐学堂,我们家长省事省心。近年来,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持续开展贴近民生,贴近馆内自身服务特点的内容丰富的免费开放活动,成为了居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阵地。

  公共文化场馆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建设稳步推进

  社区通过空间布局的多样化实现了公共文化场馆的多元功能,一楼为社会事务受理中心,承担了民生工程各项目的一站式服务工作,二楼为动态的文化生活中心,建设了老少活动家园,居家养老中心等民生工程项目,三楼为静态文化生活中心,建设了图书馆、书画室等,成立了老年大学。四楼为人力资源市场,常年免费对居民开放开展就业扶持工程工作。多样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进一步推进了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

  多元力量的参与,实现社会资本引入、社区自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序介入

  公共文化场馆的功能和活动主要以社会资本引入、社区自组织和政府购买服务三种方式运营,有效地实现了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其中有引入儿童友好社区项目、基金会等社会资本共同打造完成的部分,也有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区社会组织自我运行舞蹈室、瑜伽室、声乐室、小剧场等,如社区社会组织耆学公益社承接社区老年大学,文体俱乐部承接艺能大舞台,各类自组织分别承接的不同的活动项目,在民生工程项目实施中发挥着内生驱动的作用。同时,社区还通过招标采购、服务外包、公益创投等方式,引入专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既实现了服务的精准供给,又大大节省了公共财政。

  接地气,聚人气,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文化惠民零距离

  公共文化场馆开放不断创新思路,结合馆内自身服务特点,不断开展内容丰富的免费开放活动。开设了舞蹈、书画、戏曲等培训班,还与各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10余场次,送演出至敬老院5次。现如今,社区公共文化场馆已成为文化的传播阵地,居民的精神乐园,全年开展各类基本公共文化活动达200多场,惠及居民10000余人次,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零距离

  下一步,社区还将继续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利用宣传栏、网络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内容和措施,组织开展赠图书、就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群众知晓率。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