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文明创建督导中心主任陈林:建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访问次数: 4405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03-07

[字体: ]

    人是主体,城是载体。我们打造的文明城市,应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要求,着力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城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22年来,淮北市七任市委书记、八任市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把文明创建作为造福人民群众、改善人居环境的“总抓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常态长效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努力探索出一条煤炭资源型城市抓创建促转型惠民生的发展之路。

  强化价值引领,增强人民群众认同感。淮北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力,铸造城市灵魂,积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努力在贯穿结合上做文章,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引领人们情感认同、自觉践行。凝聚思想共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五大创建、志愿服务、身边好人等工作的全过程,着力强责任、建机制、抓宣传、重教育。开设科学发展大讲堂,举办“道德模范”“最美人物”颁奖活动,在中小学校大力开展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学习教育。建设“中国好人馆”“好人长廊”,完善礼遇好人制度,大力推行五级好人评选推荐机制,全市13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好人占全市人口比居全国第一,彰显了“美城大爱”的城市品格。拓展宣传载体。在城市景观、城乡社区、公共场所中普遍植入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20余个,推出戏曲《党的阳光暖人心》《好人就在身边》等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各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助推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做到随处可见、随耳可听、随触可感,引导市民认知认同、入心入脑。培育文明风尚。实施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文明行为劝导、礼让斑马线、绿色低碳生活等主题活动1500余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把文明创建从中心城区向城乡结合部及县区、镇村延伸拓展,全面提升全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创新发展新乡贤文化,推动移风易俗,开展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专项治理,引导人们尊礼俗、去低俗、废恶俗,树立文明新风,10个村镇入选全国文明村镇。

  优化人居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淮北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首要位置,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156个,美化背街小巷62条,改造菜市场20余个,让创建成果惠及更多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综合治理老旧小区。以社区为中心,积极构建“十分钟便民生活圈”,对老旧小区道路绿化、排水设施、污水管网、楼道亮化进行改造提升,专项治理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管线捆扎、不文明养犬、违章搭建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新建改造提升一批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着力解决群众买菜难、出行难、如厕难、停车难,让一个个老旧小区焕发活力,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改造提升集贸市场。积极开展市场内部环境、经营秩序自查行动,逐项排查解决乱扔垃圾、杂物堆放、污水乱排、出店经营、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让一个个标准不一的农贸市场从“问题市场”转变为“模范市场”,秩序良好、环境整洁,经营户文明经营、诚信经商,市场内产品质量信得过、食品安全有保障,赢得市民交口称赞。打造精品文化街巷。依托城市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还原淮北建城4000多年历史的“相城影巷”、诠释孝老爱亲与邻里和睦的“邻里巷”等精品文化街巷120余条,让一条条老旧街巷诉说着悠悠历史、一幢幢楼宇散发着人文气韵,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文明程度,深度滋养城市文明。

  提升城市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自豪感。淮北始终坚持像绣花一样精细化管理城市,积极贯彻落实转型发展新理念,实现了文明城市、高铁开通、拥湖发展、淮水北调、煤化工振兴、棚改安居六大梦想,城市颜值与魅力俱增、文明与发展共进。提高城市承载力。把推进棚户区改造与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创建文明城市密切结合,改造棚户区住房10.45万套,30多万群众蜗居变安居。优化城市路网建设,全面接轨“高铁时代”,打通老城区23条断头路,建成淮水北调工程和市区至煤化工基地快速通道。加快东部新城、高铁新区和南部次中心建设,拉开了城市发展的大框架。筑就绿色生态文明。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采煤沉降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治理采煤沉降区4000公顷,为全市20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依山而建相山公园、四季榴园、南山等众多风景区,新改建东湖、南湖、乾隆湖、梦园等公园、游园28个,推动城市由“依山而建”向“拥湖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崛起。积极把创城精神转化为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以招商带动、创新驱动为引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陶铝新材料、碳基新材料、申能高效洁净发电、台湾华翊文创园等多个“世界第一”“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企业,相继落地生根,城市转型崛起动能加速集聚,建设现代化魅力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

  推进优质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淮北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让广大城乡居民在创建过程中感受文明风尚、享受创建成果。共建共享智慧生活。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无线城市等特色项目建设,基本建成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村村通光缆覆盖率达100%,城区宽带接入能力达100M,宽带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55%、45%。汇总60多类网络服务项目,推广“爱淮北”智慧APP,预约挂号、缴费订票、家政公益、衣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全部通过手机解决,让市民共享指尖上的“智慧生活”。树牢为民服务理念。认真落实窗口行业便民服务设施“十个有”标准,推动服务环境优化升级。公共交通、政务大厅、医疗卫生、银行通信、各类车站等窗口行业扎实推进“微笑服务”,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和文明礼仪培训,大力提升文明服务素质,持续改善内外部环境秩序管理,常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做好首问负责制,窗口单位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集中改建新建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房地产交易及不动产登记、信访接待等五大便民利企服务中心,打造资源集中、程序简便、服务高效的便民利企服务圈。创新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延伸到全市174个社区、276个行政村,下沉231项具体事项,真正将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

  搭建参与平台,增强人民群众归属感。淮北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广泛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创建,让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共建中共享。志愿参与文明创建。在全国率先成立市级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全省率先开通了淮北志愿服务网站,依托全市348个志愿服务工作站、3200个志愿服务队、近20万名志愿者常态开展爱心助学、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名离退休和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常年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创建宣传等,全民齐上阵、人人讲文明、个个作奉献成为全民创建的真实写照。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推行以自然村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和以住宅小区为基本单元的居民自治,把支部建到基本单元,扁平化创建党工委大党委。创办一大批开放式党校,发挥教育引导党员、宣传服务群众的阵地作用。按照“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和居民的积极性,将过去的由上至下的单向“管理”,向大家共同“治理”转变,让广大群众真正有热情参与社会治理,共同缔造城市文明。健全公众监督机制。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为平台,聘任五老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城市管理志愿者为监督员,密切关注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积极检举各类不文明行为。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设立投诉举报信箱,设立正常工作日文明创建投诉举报电话,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监督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