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走向“河长治”的池州探索

访问次数: 2652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07-11

[字体: ]

池州市境内河湖众多,为守护好这“一池清水”,近年来,池州市通过持续深入实施河长制,健全体制机制,抓好责任落实,开展专项治理、生态治理等举措,打造河长制升级版,努力实现“河长治”目标。

青通河是青阳县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也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之为母亲河。近些年,受面源污染、城市黑臭水体等影响,造成了青通河水质富营养化和不达标等问题,受到了环保等部门责令限期整改。为此,从今年4月份下旬开始,青阳县根据河长制工作方案,围绕青通河流域开展水质提升“百日会战”行动,聚焦问题补短板,全面实施入河排污口溯源截污、城区污水管网修复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码头船舶污染防治、河道清障等“十项工程”,沿河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成为市民们闲暇时的好去处。

“环境整治河道水质变好了,今年长江上来的白条鱼多了,白条鱼是水质标志性的物种,白条鱼一多说明水质就好了。此外,环境整治后拦河网少了,鱼上来的多了,说明环境变好,所以我们很支持政府这项行动。”青阳县居民鲁鸿说。

为确保“百日会战”切实取得实效,当地水务部门还将在中小河流治理的基础上,对沿河故道周边开展种植复绿、航道疏浚等工作,推动青通河流域水质尽快达标。“这些工作进行一系列有效的衔接和结合,最终使我们的青通河实现水清岸绿景美”。青阳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施文伟介绍。

贵池区墩上街道永岭村地处九华河的中下游,过去每逢夏季山洪过境都会将河两岸生活垃圾带入河道中,加上周边的养殖场面源污染,脏乱差的水环境给附近村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落实河长制后,永岭村村委会主任杨煜学站到了河流防治责任的最前端,按照村级河长制的责任要求,对辖区内的4.3公里河流进行严格管理。

“河长制成立以来,水清了,周边的环境也美了,现在,异味基本上没有了,空气清新了,景色也漂亮多了,晚上我们都会来这桥上乘乘凉散散步。”杨煜学告诉记者。

“区级河长基本上每个月进行巡河一次,镇街这一级要求不低于一个月一次,村级河长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自己进行巡河。具体职责一是巡河,二是看有没有违章拦鱼网,电毒炸鱼,倾倒建筑垃圾,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制止,从而更深层次寻找沿河的污染源。”贵池区水务局河长制办公室主任李棣生表示。

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打破了过去“环保不下河,水务不上岸”的“多龙治水”格局,也让水环境治理由单纯的河道工程向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转变。

近年来,池州市以深入推行河长制为契机,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三大革命”、精准治污、生态治水以及重拳治砂等各工作的有效融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生态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四级河(湖)长总巡河达20000人次;各级河长办、河长会议成员单位还针对河长巡查发现的问题,以及群众举报反映的情况,第一时间通过督办单、分办函等形式责成有关县区和单位进行及时办理,全面构建起了“问题受理—派单交办—核查处理—结果反馈”的闭环办理机制。

“今年重点围绕保护水资源、管护水域岸线、治理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加强执法监管等河长制、湖长制的六大任务,持续推进管、制、保等措施,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市河长办负责人说。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