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四宝文化传承载体

访问次数: 5658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10-12

[字体: ]

    说起“新安四宝”,可能大家不知道是指哪“四宝”。但如果说“文房四宝”,谁都能答出来:笔、墨、纸、砚。其实“新安四宝”就是指宋代产于徽州的笔、墨、纸、砚四种文房用具精品。

  北宋梅尧臣作《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予传澄心古纸样,君使制之精意余。自兹重咏南堂纸,将今世人知首尾。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拜贶双珍不可辞,年衰只怕歔歈鬼。”这是“文房四宝”一词的首次出现。南宋初,叶梦得撰《避署录话》,书中记载“世言歙州具文房四宝”,将徽州生产的笔、墨、纸、砚直接称呼为“文房四宝”。

  南宋绍兴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1159—1161),著名文学家洪适任徽州知府时,在府城建了一座类似于展览馆的建筑,专门陈列当地的笔、墨、纸、砚产品,并将苏易简所著《文房四谱》书于展室四壁,取室名为“四宝堂”。宝祐年间(1253—1258),徽州知府谢塈与宋理宗赵昀有亲戚关系,每年都要向理宗进贡徽州生产的“汪伯立笔”“澄心堂纸”“李廷珪墨”和“羊头岭古坑砚”四种文房珍品,被称作“新安四宝”。

  至今,徽墨、歙砚仍然享誉中外,2006年5月,徽墨、歙砚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韦诞遗法极品徽笔

  徽笔的来源,同三国时候的制笔名家韦诞有关系。明代博物学家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说,宋代黟县吕大渊领悟了韦诞制笔方法,为黄庭坚制作了20余支笔,都很优良。后来见黄庭坚家中有金丝猴毛,于是将这批金丝猴毛制作成丁香笔,令黄庭坚非常满意。

  黄庭坚的《山谷笔说》提到北宋时期的另一位徽州制笔名家吕道人。黄庭坚认为:“歙州吕道人,非为贫而作笔,故能工。”指出吕道人制笔并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作为一种爱好,所以所制之笔,比起以制笔为生计的工匠,要精致许多。

  吕大渊、吕道人很可能是出自同一个家族的制笔传人。一个悟出了三国韦诞的制笔方法,另一个出于仙道,喜好文雅,他们的成就都非常高。

  除了吕氏之外,黄庭坚对徽州的张遇也有极高的评价。黄庭坚在《山谷笔说》中说:“张遇丁香笔,捻心极圆,束颉有力,可学徐季海‘禹庙诗’字。侍其瑛、诸葛元,皆不能也。”

  张遇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徽州著名制墨家,以制“贡御墨”闻名于世。他的制笔技艺也很高,但被制墨的名声所淹没。他所制作的丁香笔,以精心选出的紫毫为柱芯,羊毫为副,适合写楷、隶书体。侍其瑛是宋神宗元丰年间,进入太学,为公卿士大夫制笔的名家,诸葛元则为宣州制笔名工诸葛高的后人,都是当时的制笔名手,但他们都在张遇之下。可见徽州制笔在宋代的影响之大。

  到了南宋,徽州出了一位制笔大家——汪伯立。

  汪伯立是歙县人,南宋理宗时期新安制笔名家。所制之笔列入“贡品”,是新安文房四宝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产品之一。

  汪伯立笔制作精细,以精挑的毫毛作笔头,锋长腰直,锐利如锥。羊毫以细嫩尖锋为好,兔毫长而锐,黄鼠狼尾毫以冬尾为最。用作笔杆的原料也很讲究,一般以竹木制成,亦有以象牙、犀角为之。笔杆长约五寸,前端制成空管,将制好的笔头嵌于笔管中。制成的笔,笔锋长、笔毫很细,笔管小。

  元代以后,湖笔崛起,徽笔一度被湖笔所掩。但经营徽墨、歙砚的商号,同时也经营纸和毛笔,制笔名工代不乏人。尤其明清时期,徽州人开设的笔庄墨肆遍及全国各大城市,有的笔庄老店直到民国年间还在经营。

  黄金易得徽墨难求

  徽州有很多品质优良的松树,为当地制墨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原料。中唐以后,这里的制墨业就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规模的生产却始于唐末,这与北方制墨工匠奚超、奚廷珪父子南来有较大关系。

  河北易水在唐代是中国制墨中心,有许多制墨名家,奚超、奚廷珪父子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唐末战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奚超父子一家由河北易水南迁至徽州,被这里的大好山水所吸引,尤其见皖南古松是制墨的好原料,于是定居徽州。

  奚氏父子所制松烟墨质量上乘,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赐其国姓李,提拔李廷珪为墨务官,专门为皇家制墨。李(奚)氏为制墨世家,李廷珪的弟弟李廷宽,李廷宽的儿子李承宴、孙子李文用、曾孙李仲宣、玄孙李惟益、李惟庆都承继祖业。

  宋代,制墨高手激增。元陶宗仪《辍耕录》及明麻三衡《墨志》两书载宋熙宁至宣和年间(1068—1125),徽州制墨业著名的墨工60余人,其中技艺高超的有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高景修、张谷、沈珪等人。其中又以张遇最为著名。

  张遇是宋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人,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他用油烟加入脑麝、金箔,制成“龙香剂”墨,当时的文人非常喜欢这种墨。连金国章宗宫中亦常买他的“麝香小御团墨”,烧去松烟,作“画眉”用,谓之“画眉墨”。宋代收藏家视张墨为“瑰宝”而争相购置。他的儿子张谷、孙子张处厚,都是在他直接传授下的制墨名工。

  明代,是徽墨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明末麻三衡《墨志》记载,当时徽州墨工和名家多达120余家,真可谓是群星灿烂。其中,明中叶天顺、成化年间的方正、邵格之、罗小华,以及万历年间的程大约、方于鲁、方瑞生、汪春元、叶立卿等,都是在激烈行业竞争中相继出现的各树一帜的领军人物。

  明代徽墨制作的主要特色是广泛采用“桐油烟”“漆烟”,并在其中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品质不断提高。而且在墨谱的图式、墨模的雕刻方面也各尽其美,徽墨制作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清代,徽墨进一步发展,形成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制墨名家”。特别是曹素功和胡开文两家,代代相传,至今这两块招牌依然在上海和徽州两地保留,可见其影响深远。

  曹素功(1615—1689)是歙县岩寺镇(今属徽州区)人,他制墨讲究配方、造型、做工。康熙南巡时,他进献了一套集锦墨。这套墨共有36锭,每锭图案为黄山一峰,三十六峰拼合成一幅完整的黄山图,是曹墨的代表作。康熙帝见了以后大为称赞,御赐“紫玉光”三字。

  胡开文墨店的创始人胡天柱(1742—1808)是绩溪县上庄人。乾隆二十年(1755)到休宁县城内汪启茂墨店当学徒。因为人诚实,勤劳,善于经营,被汪启茂招为女婿。乾隆三十年(1765)继顶墨店改店名为“胡开文墨庄”。此后,他精选原料,改革配方,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标准。生产出一批墨质极佳的名牌产品,在徽墨业独占鳌头。民国4年(1915)胡开文墨店生产的“地球墨”被国家农商部选送美国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览,获得金奖。

  滑如春冰千年徽纸

  徽州造纸始于何时,没有准确的记载。但在唐代,徽州的造纸业已经十分发达,徽纸已经被作为贡品进贡到朝廷。

  到了五代,造纸工艺不断提高,黟、歙之间出了不少良纸。南唐后主李煜擅诗词书画,对进贡上来的徽纸视如至宝,特别将烈祖李昪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用来贮藏,因命名为“澄心堂纸”。并设置专门机构监制这种佳纸,以供宫中长期使用。澄心堂纸质量极高,但传世极少。南唐灭国以后,澄心堂纸落到北宋一些诗人、画家和文学家手中,成为北宋文人之间一段流传千年的佳话。

  文学家刘敞(字原父)从南唐遗宫中得到一百枚(一枚就是一张)澄心堂纸,立即赋诗志喜:“当年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刘敞与欧阳修是好友,珍品共享,分赠了十枚给欧阳修。欧阳修得此神往已久的纸,惊叹不已,赋诗相和:“君家虽有澄心堂,有谁下笺知谁哉……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欧阳修得到如此珍贵的好纸,也没有独享其乐,转赠两枚给诗人梅尧臣。梅尧臣得到佳纸,欣喜若狂,作《永叔寄澄心堂二幅》:“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

  宋代,徽州已经成为中国的造纸中心之一,所生产的徽纸行销全国。主要品牌有麦光、白滑、冰翼、凝霜等各种名称。歙县、绩溪之间,有一个叫做“龙须”的地方,专门出产一种龙须纸,质量很高,很有名气。休宁水南及虞芮、和睦、良乡一带出产进札、殿札、玉版、观音、京帘、堂札等品牌的优质纸。

  以澄心堂纸为代表的徽纸,质地硬密,光亮呈半透明,防蛀抗水,颜色美丽,寿命很长,虽历千年,犹如新制。正因如此,许多传世之作以徽纸为载体,承传千年仍闪耀历史的光彩。五代十国时著名画家董源的《庐山图》《夏山林木图》《溪山凤雨图》,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的《五马图》,宋版《新唐书》《新五代史》《汉书》等,都是取用徽纸创作和印制的。

  元代以后,徽纸的声誉逐渐被宣纸所取代,但造纸工艺一直得到传承,并有所发展。

  元代,著名的品牌有团花笺、碧云笺、春树笺、龙凤笺,以其卓越的工艺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元代奎章阁广成局副使杨元成到徽州征纸,诗人傅若金作诗为其送行。诗中写道:“新安江水清见底,水边作纸明于水。兔臼霜残晓月空,鲛宫练出秋风起。五云高阁染宸章,最忆吴笺照墨光。明朝驿使江南去,诏许千番贡玉堂。”元末著名文学家顾瑛《谢静远惠纸》:“荷君寄我黟川雪,犹带涟漪泻月声。”对徽纸评价都很高。

  明清的徽纸品牌有:宣德贡纸、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笺、磁青纸、罗纹笺、月白笺、花格之白鹿笺、蜡砑五色笺、仿澄心堂、棉料、净皮、皮料、单宣、云母纸、楮棰纸、蝉翼纸、夹贡纸、虎皮纸、泥金纸、珊瑚纸以及由宋代匹纸派生的丈二匹、丈六匹等。

  金声玉德歙砚扬名

  “涩不留笔,滑不据墨。瓜肤而榖理,金声而玉德。”这是苏东坡对歙砚的评语,形象地概括了歙县的特色。

  歙砚的发现,一般依据唐积《歙州砚谱》的说法。说是唐开元年间(713—741),歙县猎人叶氏追逐野兽来到长城里,见一叠一叠的石头,垒得如同城墙一般。石质莹洁可爱,于是捡了一块拿回家。回来以后,粗粗的将这块石头制成砚的形状,使用过程中,发现这方砚的细腻温润程度竟然超过端砚。

  但据出土古砚考证,汉代就有歙砚,在晋代及南北朝时期不断出现,到唐代开始名声大噪。

  1956年,安徽省太和县李阁乡汉墓出土一方三足歙砚。青石质地,肌理含鱼子纹,质地极细,用手抚摸,就像玉石一般。该砚分为盖底两部分,盖纽雕成立体双龙盘绕状,龙首昂对,颈透成孔,龙身盘转,四足匍伏,盖内周廊略高,平面刻云纹,间有奔马、飞鹿、犬、鱼等物象。砚底有三足,呈三角形,线刻熊样纹饰。现藏安徽省博物馆。1968年,歙县项村西晋永嘉元年墓中,也出土一方如意池歙砚。但这两方砚是否就是取用婺源的龙尾石,还不能断定。

  唐以后,歙砚倍受重视。宋代任婺源县令的唐积于治平三年(1066)所著《歙州砚谱》记载:南唐元宗李璟精意翰墨,雅爱文房,见歙州太守所献歙砚,石色青莹,石理缜密,坚润如玉,发墨如油,十分喜爱。于是在歙州设置砚务,提拔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

  黄山谷曾作《砚山行》一诗,描绘了歙砚石产地地理环境,砚石品种,石质品位及砚石开采状况。北宋时,歙砚佳品甚多。米芾《砚史》、苏轼《东坡杂说》、何远《春渚纪闻》都曾对他们所看到的歙砚精品,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到了元代,婺源龙尾山一带品质上乘的旧坑砚石已经所剩无几,难得一求。至元十四年(1277),朝廷达官贵人向婺源州官汪月山求砚,汪月山征发当地数十人寻找砚石,在寻找砚石过程中发生了“石尽山颓,压死数人”的惨剧。

  此后,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开采歙石的记载。据乾隆年间徐毅所撰的《歙砚辑考》所载,因乾隆雅好文翰,曾令人在徽州四处寻求精品歙砚。乾隆年初,清政府才再次组织开采。此后由于清政府的政治腐朽,国力日趋衰微,至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民族自此陷入百余年之久的深重灾难中,歙砚的开采与制作也随之再次没落。

  歙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历来被文人所青睐。

  南唐后主李煜是最早的歙砚收藏家,他认为歙砚为“天下冠”,专门在徽州设砚务官,为皇室雕琢、收集佳砚,收藏了很多的歙砚。其中一方青绿晕石歙砚,色泽青绿,润如秋水。砚池中有黄色石弹丸,蓄水以后常年不干涸,其中还有一只小蛙滴水,逢夜深人静便响声如鼓。此砚一直伴随李煜,是李煜吟诗作画必不可少的伴侣。降宋后,李煜仅带此砚,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表述了亡国之痛。砚质砚雕之美,给历代文人、书画家提供了创作美的无限空间。正如宋人林子来《歙砚诗》所称:“瑟瑟方池雾縠纹,麝烟初散墨花春。晴窗昼静桐阴转,笔下云生字入神。”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