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在全国推广
◎林长制改革做法已有14个省推行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相关做法写入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11月20日,“辉煌40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第一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提出的“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要求,推深做实各领域改革,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林长制改革等领域,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品牌,谱写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把准方向出实招,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省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对照、坚决落实总书记相关指示,确保各项改革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将各领域重点改革全面融入28项重点任务和44个重大工程,做到改革发展稳定一体部署、一体落实。2014年以来,省委深改组(委)讨论审议重要改革事项180多件,各方面出台改革举措650多项,基本确立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
抓好国家级改革试点,为全国当好开路先锋。 “全创改”76项试点任务已完成69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创建扎实推进,滨湖科学城已揭牌。去年国务院在全国推广首批13项“全创改”经验,我省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制度等2项经验位列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于2016年底基本完成,比中央要求提前1年。县域医共体建设涌现出天长、阜南等全国先进典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远模式”被列为全国“五种模式”之一。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在全国开创跨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先河,相关做法写入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全国多个流域推开。
聚力推进牵动性强的重大改革,进一步打响安徽改革品牌。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公布运行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创新推进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省耕地流转率4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今年在全省全面推开,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推行林长制改革做法。
改革紧密对接群众需求,人民获得感持续增强。 1945个村完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入股农户财产性收入户均增长1000元左右。实行药品联合带量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2%,国家基本药物价格降幅50%以上。实施健康脱贫“351”“180”政策,2017年全省贫困人口住院医药费用、慢性病门诊医药费用平均补偿比分别为93.03%、96.5%。 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国家健康脱贫考评中获全国第一。(记者 汪国梁)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