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创新平台

访问次数: 2905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9-01-25

[字体: ]

    两年前获批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继上海张江后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是目前三个国家科学中心中唯一以城市命名的科学中心——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学中心,在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上求突破

  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软着陆用的一个关键产品——缓冲拉杆,就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研制的。“由于在保障探测器安全着陆中起到重要作用,这种拉杆材料被确定为‘嫦娥四号’着陆系统的关键重要件。 ”该院院长特别助理、中国科学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程艳说。

  2017年1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是我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取得的重大进展,标志着安徽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两周岁”成绩单如何?

  “安徽放百年眼光,集全省之力,统筹项目建设、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学中心,取得一系列创新发展成果。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说。

  实现18个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海森堡极限的量子精密测量;利用量子纠缠的内禀随机性,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自主研发具有国际上最高角度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成功研发缓冲拉杆,保障“嫦娥四号”探测器安全着陆;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实现在轨运行,使我国首次观测获取了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近两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增一大批院士等高端人才,其中杰出青年人才超过一半。依托创新驱动的强大动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蓄积腾飞力量,向世界知名科技创新高地迈进。

  目标引领发展、指引未来。根据建设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可以归纳为“两步走”:到2020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体系,基本建成自由开放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制度环境;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安徽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作为重大平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成为安徽发展最强劲的增长引擎、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最亮丽的“金字招牌”。

  构建高度开放合作的协同创新网络,在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圈上求突破

  2018年12月18日,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在合肥开幕,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和本源的两款量子计算芯片亮相展会。记者日前来到位于中国科技大学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只见科研人员正忙着进行量子芯片的调试。“量子芯片对运行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需要极低温环境。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孔伟成博士说,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是国内第一款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的成功研制是迈向量子计算机的重要一步。

  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石,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是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创建的重要平台。

  省委、省政府将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创建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建设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作为国家实验室承载主体,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组建量子信息科学产业发展基金,加快量子科学及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首期20亿元基金已经设立,奋力抢占全球量子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 ”张天培说。

  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必须构建高度开放、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

  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如今,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逐步显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落户合肥,园区工程正式开工;合肥先进光源预研稳步推进;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综合集成装置预研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已建成3个大科学装置性能稳步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实现恒流运行,性能达到国际三代光源先进水平;稳态强磁场装置磁场强度再创新高,达42.9T。 “中国科技大学近来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创纪录地连续在国际三大顶级期刊CNS(Cell《细胞》、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上发表(接收)重大科研突破。”中国科技大学发展和改革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罗喜胜介绍说,发布了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还研制出“未来电动汽车电池”高性能催化剂,有望大幅降低未来电动汽车的电池价格。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得益于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的构建。

  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打造经济发展原动力上求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两年来,在实现科学目标的同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产生了一批重大原创性可产业化成果。成功研发我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控制系统、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多排光声成像技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有望制成新一代医疗影像设备;高水溶性超细钛白粉纳米材料性能超国际同类产品…… “我们已系统梳理出173项,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 ”张天培说,目前,成果目录已经编就,多家园区和企业正在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对接,中心成果将迅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企业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源头,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强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和联动层四个层级建设,统筹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战略性工程技术,形成一批支撑创新发展的技术产业成果。

  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我省加快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圈规划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上海张江、北京怀柔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行互访互动,错位发展,探索建立科学中心常态化联络机制。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及G60科创走廊建设为契机,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相继举办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家学者创新创业论坛、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届“墨子论坛”、第二届南艳湖公共安全科技论坛、第十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等多场高峰论坛。

  “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等在肥共建19个大院大所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科研与产业的融合,解决了科研成果转化这一重大难题,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科学中心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程宗好表示。(记者  郑莉)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