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营商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蕴藏在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之中的活力才能迸发,各类企业才会心无旁骛做强做大主业,提升产业链水平,提高发展质量效益。营商环境更是新时代区域发展优势的核心要素,各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正更多依靠制度创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争先的局面。营商环境更是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优秀企业最看重的投资决策选项,政策优惠总会到期,而长期向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助力企业基业长青。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改革部署,涉及“放管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等方方面面。既需要某一领域改革单兵突进、率先突破来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更需要各相关领域关联耦合,瞄向共同的目标方向,达成思想共识,促成共同行动,形成改革声势。
创优营商环境,首要的就是对标先进、瞄准一流,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借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即将付诸实施,合肥等城市将率先接受评价。这充分表明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的方向,就是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大力除沉疴、破藩篱、减烦苛,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创造“四最”营商环境,就是要求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拉高标杆,打一场真正的攻坚战。要扎实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痛点堵点,逐项研究出台政策,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大力减轻企业负担,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大力开展“四送一服”提升行动,不断拓展覆盖面,提高精准度,努力为更多企业纾困解难。
创优营商环境,要把“补短板”作为基本的路径和方法,哪里不足就改进哪里,哪个环节“拖后腿”就攻坚哪个环节,久久为功,努力赢得市场主体的广泛认同和真心“点赞”。当前营商环境改革正在向“深水区”挺进,需要拿出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多想解决办法,多出真招实招,努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较普遍的难点堵点。要借鉴先进经验,谋划务实措施,干一件成一件,在点点滴滴的持续进步中,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创优营商环境,公平透明可预期是要义。要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全力破除“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隐性壁垒,在生产要素保障、政府采购、招投标、执行合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让大中小各类企业机会平等。与此同时,更要立足各地发展实际,注重扶小扶幼扶弱,点对点帮扶中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让广大中小微企业在公平竞争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