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三个注重” 盘活用好事业编制

访问次数: 1706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9-07-21

[字体: ]

    针对机构编制资源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贵州省毕节市采取“三个注重”工作举措,积极探索盘活用好事业编制的方法与途径,推动事业编制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注重加大统筹力度。开展控编减编工作以来,该市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增有减、动态平衡”的工作思路,探索通过跨领域调剂、部门内部调剂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内部挖潜力度。对职能弱化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采取人员只出不进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调整规范事业单位,加大对剥离行政职能、编制较少、职责弱化的事业单位的撤销合并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编制资源结构,盘活事业编制存量。2014年以来,共从市直事业单位收回1759名事业编制,用于保障事关中心工作、全局工作和重大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用编需求。 

  注重加强动态管理。在一些民生重点领域,探索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原则管理事业编制,进一步盘活用好编制资源,增强编制使用效益。针对近年来各中小学班级、学生人数动态变化较大的实际,指导县(区)编办加强中小学编制的动态管理,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在县(区)教育系统事业编制总量内,定期对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进行调整,部分县(区)已形成一年一调整的动态调整机制。 

  注重创新编制管理。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该市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共服务社会化等方式,缓解事业编制需求压力。一是将能够实行社会购买服务的工勤和部分辅助管理人员编制调整为专业技术人员编制,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编制结构,所需工勤人员和部门辅助管理人员采取聘用方式予以解决。二是按照市政府关于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求,2017年该市出台了《毕节市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在医疗卫生机构探索机构编制备案制管理,将市直5家公立医院纳入试点,按照床位与人员配备标准,核定公立医院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控制数额(控制数额包含原核定的编制数和补充员额数,原核定的编制继续实行审批制管理,补充员额实行备案制管理),原核定的编制空额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政策性安置人员。三是积极探索通过引进优质民办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以及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学前支教志愿者,补充幼儿园师资力量等方式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进一步缓解事业编制压力。 

 

 

    信息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