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皖江行——全国广电媒体践行“四力”融媒体采访安徽活动走进池州

访问次数: 837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9-11-13

[字体: ]

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行春遇雨处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提起清明节,你第一个想到的古诗是哪首呢?肯定有许多人会立刻想起“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诗吧,公元845年,时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杏花村行春遇雨,写下了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清明》诗,从此杏花村名扬天下。

  再后来,清康熙年间,杏花村人郎遂编撰了《杏花村志》十二卷,是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使杏花村名垂千古,杏花村因此也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村”。

  11月11日,全国广电媒体践行“四力”融媒体采访安徽活动的记者团走进池州市贵池区,虽然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气氛,但阳光下的杏花村也别有一番风味。

杏花村美景

杏花村美景

杏花村美景

杏花村美景

杏花村美景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是市区共建的重大旅游项目和贵池区旅游发展的“1号工程”。在主城区西郊几无残存的古杏花村遗址上,昔日的一片荒山野岭,已变成一个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基本完善的旅游景区。从根本上解决了杏花村“有没有”的问题,“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就在池州”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传播,已成为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展示池州市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

  十年官司成就合作伙伴

  其实,池州贵池区的“杏花村”在进行旅游服务类商标注册时还曾经历了一番波折。山西汾阳的杏花村汾酒公司早在1957年就已经在酒类商品上获准注册“杏花村”商标,对于池州这个“后来者”自然是相当不满。就这样,山西“杏花村”和池州“杏花村”为了争夺商标归属权,对簿公堂长达十年之久。

  当然,在最终的裁定中,被异议商标予以核准注册。这也意味着,“杏花村”这个商标被一分为二,酒在山西,玩在安徽。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十年之久的官司最终竟然成就了双方的友好合作。据媒体报道,杏花村汾酒公司董事长曾经来到池州杏花村考察访问,并详细了解池州杏花村历史文化渊源和复建过程。杏花村汾酒公司董事长和池州杏花村景区董事长双方均表示,应加强合作与交流,互通有无,携手共进。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如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池州作为长三角的一员,地缘相接、山水相连、人文相融,到池州贵池旅游的省外游客、历年来引进的省外投资商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自长三角,如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也成为了杏花村、贵池区,乃至整个池州市需要重点思考的地方。

  贵池区委副书记、区长马胜利表示,未来贵池区将在产业发展上等高对接,把苏浙沪作为招商主攻区域,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放大贵池生态、文化以及绿色农产品等优势,全力发展全域旅游、大健康、特色农林等产业,致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大厨房”和“养老院”。主动接受长三角辐射带动,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两新”产业,打造长三角高端产业扩张的“首选地”。(记者 聂静洁 视频 郑强强)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