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要“自由”更要“可持续”

访问次数: 2623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1-03-22

[字体: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零工市场、灵活就业已成为“热词”。
  零工市场、灵活就业兴起,反映出劳动者就业观念、就业选择发生变化。当前正是招工季,一些年轻人从要找工作要“稳定”,到找工作要“自由”。据媒体报道,广州康乐村一带服装加工厂老板表示,年轻人不愿入行,入行的人也多选择散工。从年轻人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们找工作不再只看收入,更是综合考量,不愿意被一成不变、机械重复的工作束缚,而是越来越关注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成长空间,青睐工作场景开放、灵活度高、较为自由的工作。
  年轻人就业选择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过去,务工人员进城后大多选择工厂、工地。而如今,以灵活就业为主的就业新形态,已成为扩大就业的新引擎。如互联网经济催生了专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灵活的就业形式,改变了人们对于职业的传统认知,为务工人员提供了更多样的就业选择。
  当然,在新就业形态层出不穷的当下,劳动者既要抬头看路,也要脚踏实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认识到,无论是在流水线上,还是平台经济中,简单劳动都可能逐渐由机器替代。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劳动者要积极适应,立足自身,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知识储备、磨炼技能,以便胜任行业内更高技术含量的岗位,进而实现理想中的高质量就业。千万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眼高手低不切实际,频繁跳槽导致经验积累缺失,以致一事无成。
  灵活就业人群的劳动权益保障也备受关注。针对灵活就业的痛点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作出回应,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去年底,我省出台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实施意见》,也针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出多项扶持政策措施,包括有效增加非全日制就业岗位、严格落实有关停征免收政策、积极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等,为灵活就业者撑腰、鼓劲。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更多权益保障,才能让他们拥有满满的“安全感”,更体面更有尊严地劳动。(田婷)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