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严格按照省委、省委编委关于开发园区管理机构改革部署要求,将“创新”与“保障”贯穿改革始终,有序推进了开发区管理机构清理规范、“管委会+公司”试点等工作,开发园区发展活力显著提升。目前,铜陵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前进36名位居第46位,狮子山高新区以第28位入围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前30强。
一是规范提升,管理机构设置全面整合优化。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委编委部署,严格按照省编委《关于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对标对表开展改革。整合后,我市开发区管理机构净精简28.6%,在县区以义安经济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为基础开展融合,化多为一、一区多园,全力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补缺补强。对厅级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全部重塑,围绕“全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服务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功能”核心思路搭建履职框架,突出和加强党建、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化履职能力,确保了项目从招引、落地、投产到要素支撑、金融保障全过程服务得以落地落实。
二是保障加码,减负强基增效提升履职能力。明确开发区管理机构职责边界,印发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机构“三定”规定,在2019年完成开发区9大类社会事务、6大类行政职能剥离划转的基础上,围绕主责主业对规划审验、征迁安置、住房城建、应急环保等领域职责作出进一步细化,让事权更为明晰。同时,不断提标编制保障水平,2021年以来,已有10名年轻正式在编人员通过招考或遴选等方式补充进入管委会工作,为开发区发展充分夯实了人才基础。
三是创新赋能,管理模式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始终将支持开发区创新发展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扎实推进“管委会+公司”管理新模式试点,鼓励开发区设立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园区开发建设的市场主体,承担招商引资、融资开发、项目管理、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服务和土地预储备运营等功能,构建金融和资本支撑体系,实现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运行管理市场化。开发区管理机构负责行使行政职责、履行国资监管义务,谋定战略、把稳方向,从政策扶持、要素支撑和优化服务等方面促使“有为管委会”与“有效市场”高度融合,确保开发区管理体制越改越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