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委编办机关第二党支部打造“深体理形”党建工作品牌

访问次数: 2016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2-08-19

[字体: ]

    合肥市委编办机关第二党支部,现有党员15人,2021年获评“市直机关过硬党支部”。近年来,支部致力打造新时代的“学习型”支部、“研究型”支部、“服务型”支部,以“深体理形”作为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让党建活起来、强起来、亮起来。

    深体理形,取“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科学管理、优化形态”之意,要求支部每位党员都立足机构编制本职工作,坚持实干为本、创新为要,持续弘扬朴实、坚韧、钻研的精神,力争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争当深化改革“排头兵”。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大考,是每位党员的“必答题”,更是党员干部忠诚度的试金石。近年来,支部党员深入参与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发区管理机构改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街道体制改革等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进取意识,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勇于尝试改革新模式。比如,在开发区管理机构改革中,创新提出按实有人员数一定比例核定管理岗位总数的办法,建立了灵活的领导职数管理模式,有效拓展了开发区干部的成长空间,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争当创新体制“设计家”。当前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背后都有体制性因素,需要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切实找准切入口和着力点,想新招出实招,在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支部党员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积势蓄势谋势上发力,在识变求变应变上求成,积极参与改革设计,扎实推进一线施工,认真做好系统维护。比如,新一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中,按照“一镇一策”原则,批复肥东县长临河镇等8个经济发达镇改革实施方案。全覆盖调研改革推进情况,就机构设置、赋权清单、综合执法等重难点问题,组织召开工作现场会,深入指导县(市)制定改革配套政策;街道体制改革中,以党建统领基层管理体制创新,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综合设置街道职能机构,积极推动市县向基层赋权扩能,规范属地管理责任,下沉人员编制资源,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构建了简约高效、富有活力的基层治理体系,得到各界的一致赞扬。

    争当科学管理“研究员”。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执政资源、政治资源,必须“好钢用在刀刃上”,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要求,实现科学管理、系统管理、精细管理。支部党员始终高度重视调研论证工作,围绕统筹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资源使用效益。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夯实管理基础,大力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实名制数据库校核等工作,实现“机构编制底数清、人员基本信息清、历史沿革脉络清、档案台账体系清、维护管理责任清”。创新资源配置,探索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实现“三跨”:跨区域调配编制资源,唤醒沉睡资源,建立高校、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对重点行业实行精准“靶向”供给;跨层级调配编制资源,结合改革任务,大力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流动,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跨部门调配编制,采取“改革收一批、压缩减一批、整合聚一批、置换调一批”的办法,精打细算、全面挖潜,让编制成为服务全市发展的促进力量。

    争当优化形态“工程师”。党政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政机构也要不断进行完善。支部党员干部严格按照“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总目标,不断巩固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完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通过优化组织形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优化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党的工作机关使用政府机关牌子或履行行政职能的相关制度安排,发挥整体效能;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推动综合性机构整合设置、业务性机构按条线归并,使各类机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从“物理变化”迈向“化学反应”;处理好条块关系,按照权责一致原则,规范垂直管理机构设置,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建立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

    同时,“深体理形”与“身体力行”谐音,强调要通过党员的身体力行,努力做理想信念的坚守者、为民初心的践行者、改革创新的先行者,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

    高举“一面旗”,突出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通过组织生活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政治信仰,筑牢政治忠诚,严守政治纪律,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研读“一真经”,强化理论武装。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支部聚焦加强理论武装,通过“党员上讲台”等活动,把舞台和话筒交给每位党员,请他们走上讲台、当起主角,谈学习心得和体会,举办“机构编制大讲堂”,邀请安徽省委讲师团专家为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干部授课,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

    建好“一阵地”,优化组织建设。严格落实支部工作条例、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注重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按时高质量开展支部换届工作,配齐配强支部书记和委员,两位办领导既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活动,又强化党建指导和保障作用。强力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工委工作安排认真落实各项任务,及时和机关其他支部总结交流经验做法,组织党员赴庐阳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借鉴在党群服务品牌打造、智慧化运用、党建作用发挥、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确保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突出特色提升支部战斗力,精心设计具有编办特色的“自选动作”,开展机构编制工作大调研等活动,着力推进党业融合。

    牢记“一宗旨”,弘扬严实作风。坚持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举办“传承红色精神 谱写时代新篇”主题演讲比赛,赴蜀山烈士陵园参观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赴长丰北乡党支部参观党史展览,组织集中观看红色电影《瑶岗1949》《革命者》,深刻感受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信仰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民生难题大排查,深入基层查找机构编制领域的突出问题和堵点痛点,研究提出和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涉及自贸区“特别清单”、清单体系建设、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上办理等12项事项,群众普遍表示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几年的支部建设,支部党员干部们在研究具体工作时,“被动等待”少了,“大胆出击”多了;撰写工作材料时,“推倒重来”少了,“大体可行”多了;面对棘手问题时,“本领恐慌”少了,“闲庭信步”多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深体理形”为抓手,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由点及面、胸怀全局,不断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在队伍建设中始终以党性立身、谨慎用权,敢于善于斗争,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