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集中整治基层挂牌推动依牌履职转向依单履职
依规依单整治挂牌 减负减压基层点赞

访问次数: 3424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2-08-25

[字体: ]

    2022年6月,安徽省歙县被确定为全省基层负担突出问题集中整治8个试点县之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歙县紧盯严重困扰基层的牌子“多、杂、乱”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发挥乡镇“三定”规定、权责清单、配合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以下简称“乡镇清单”)的基础性作用,强力整治和规范乡镇村居挂牌工作,坚决砍掉不合理的“依牌履职”,全面推动“依牌履职”转向“依单履职”。截至7月26日,全县28个乡镇办公场所清理标牌1395块(减少56.62%)、清理制度牌553块(减少48.72%),全县182个村、10个社区清理标牌4400块(减少62.08%)、清理制度牌2370块(减少 68.39%)。通过集中整治挂牌,既为基层办公场所释放空间、调整功能布局、优化集中审批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更为基层干部释放时间、腾出精力、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供强力支持,做到“减牌真减负,基层真有感”。7月,歙县基层挂牌整治工作得到中共安徽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要求总结推广。目前,已在安徽省8个试点县所在市全面推开,2023年将全省稳步推开。

    一、坚持以权责清单为执行基础,整治挂牌乱象。制定《歙县乡镇、村居挂牌整治方案》,从7月起,利用1个月时间开展挂牌集中整治。乡镇层面:凡是无法律法规依据、市级以上明确要求、乡镇权责清单明确事项的,一律不得在乡镇悬挂衔牌标牌。如:江南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等牌子,乡镇权责清单中无此类事项,此次取消挂牌;而乡镇权责清单有“辖区内有关争议及矛盾纠纷的调解”事项,对已挂的乡镇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牌子则予以保留、规范。村居一级,除省级明确可挂的14块衔牌标牌和市、县、乡镇层面各1块典型性工作挂牌(且符合村居清单要求),其他挂牌一律纳入清理范围。同时,对衔牌标牌被清理的,其背后的制度牌同步清理,为墙面减负留白、为基层减负增能。

    二、坚持依据清单明确挂牌目录,统一规范挂牌。乡镇层面,由县委组织部、编办牵头,以法律法规、中央国家部委和省市明确要求、县委县政府关于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文件为依据,结合《歙县乡镇政府权责清单》、《乡镇公共服务清单》、《歙县乡镇配合事项清单》,对承担主体责任的乡镇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事项乡镇可以挂牌,对承担配合责任的事项,原则上不挂牌,明确乡镇办公场所统一的40块基础性和5块自选性的挂牌目录,挂牌总数控制在45块内。凡是不在挂牌目录内的,一律清理;凡是挂牌目录内的,按统一格式规范挂牌。如:乡镇配合事项清单中的渔业监管执法工作的主体责任是县农业农村局,乡镇承担配合责任,本次乡镇渔政站的牌子予以清理。村居方面,由县民政局牵头,严格落实“村居依法履职事项”“村居依法协助政府事项”“不应由村居承担工作事项”“不应有村居出具证明事项”等“四个清单”,进一步规范村居依法履职和协助事项,村居按“14+3”模式确定挂牌。如,《歙县村(社区)依法协助政府事项指导清单》中有协助做好残疾人权益保护的配合事项,主体责任是属地政府,此次撤销村居“残疾人工作站”牌子,规范挂牌“残疾人协会”。

    三、坚持整合优化集中审批服务,精减站所挂牌。适应乡镇工作特点和便民服务需要,整合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中的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事项,最大限度、统一入驻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个别乡镇集中入驻受场所限制),综合设置社保岗、农业岗等,撤销乡镇社保所、农经办、农产品检测办、三农保险服务站等过去设有、应撤未撤的站所牌子。结合此次基层挂牌集中整治,不仅把牌子减下来,还提倡“一室多用”、优化办公场所,如徽城镇政府重新调整优化一楼为民服务大厅设置,并将群众经常来办事的办公室尽可能调整到一、二楼,让群众少爬楼。坚持“牌子减下来,服务提上去”,大力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代办服务”等,1791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大批高频事项实现“就近查”“就近办”,显著提高为民办事效率,今年1—7月全县网上办件54.6万余件。

    四、坚持健全完善清单配套机制,防止后续反弹。严控向基层随意交办事项,建立事项准入机制。由县委编办牵头,制定《非法定事由向乡镇交办事项准入办法》《县直部门、乡镇政府依单履职双向考核评议制度》《依单监管问责办法》,明确非因法定事项,县直部门确需乡镇办理或协助办理的,应经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审核后,报县政府批准方可与乡镇进行工作交接或交办,并为其提供必要技术指导和经费保障,确保县乡职责边界清晰,着力减轻乡镇负担。严禁在基层随意增挂衔牌,建立挂牌准入机制。除乡镇村居挂牌目录明确可挂牌的,县直部门要求到乡镇村居挂牌的,需经县委办审核备案后,报县委、县政府批准;严禁县直各部门以是否设立机构、挂衔牌标牌、制度上墙等作为督查检查考核依据。同时,将乡镇村居挂牌整治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常态化督查内容,一经发现、即时整改、视情通报。

    歙县坚持将基层挂牌整治作为进一步厘清县乡职责边界重要契机,坚持“三定”规定与权责清单互补,乡镇村居办公场所各类标牌数量大幅下降,基层干部如释重负、获得感强。一是依单履职不断强化。在制定乡镇挂牌目录过程中,坚持将乡镇“三定”规定和权责清单明确的职责,作为可否挂牌的重要依据;乡镇、村居两级清单在基层得到有效宣传,乡村干部依单履职尽责意识显著增强。二是基层负担不断减轻。经济负担减轻,初步统计,集中整治挂牌前,每年一个乡镇一般要支出不在少数的制牌费;精减挂牌之后,乡镇财政支出有效减少,腾出资金可多为群众办实事。杞梓里镇英坑村党总支书记黄林说:“现在好了,村里挂牌目录明确了,什么牌可以挂,什么牌不可以挂,挂牌也要统一许可了,省下的做牌牌的费用,哪怕是修段路或救助帮扶困难户,关心关心孤寡老人,也是件大好事。”基层干部减负,集中整治挂牌前,一些上级部门多以创建创新、项目试点等名义要求基层挂牌且与考核、项目资金挂钩,每块牌子背后多有相应的制度上墙、细化职责,标牌种类繁多,牌子背后的任务也繁杂,基层干部被动而无奈地“依牌履职”,牵涉不少精力;集中整治挂牌后,挂牌数量减少了,基层干部能够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依单履职、尽职尽责。如:本次挂牌清理的“秸秆禁烧专项整治办公室”牌子,根据乡镇清单,明确“秸秆禁烧专项整治”属于乡镇配合事项,县级有关部门依法对焚烧秸秆行为进行查处,乡镇主要开展宣传教育和日常巡查。清理挂牌后,将本不应该由乡镇承担的事项通过清理挂牌进一步厘清县乡职责,实实在在减轻了基层负担。三是党群关系不断密切。减牌减负之后,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办实事中去。如,今年来,歙县以信访治理为重点,在全县开展“驻村夜访”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力求把各类信访矛盾隐患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1—6月,全县信访总量294件,同比下降41%,通过信访治理这块“磨刀石”和“试金石”,显著改进干部作风,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和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