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一座老宅 “盘活”一个古村
黄山市依托古民居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化改革推动民宿产业发展,以“住”为抓手带动乡村产业链延伸,激发乡村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访问次数: 4059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3-01-06

[字体: ]

     以“住”为源 不断延伸产业链

  一座老房子,因为变换用途,“活”了起来。

  冬日里,记者来到黟县石亭村。村是典型的徽州村落,一座座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村子东北角,是徽州人黄智勇的理想庭院。“一直在广州创业,10年前看上这座老宅子,就跟它结缘,回了家乡。”43岁的黄智勇,黟县人,投资400多万元买下的宅子,如今是黄山知名的民宿酒店。

  走进院落,如同走进一座花园,水榭亭台,花木扶疏,古旧的房舍修葺时精心保留了传统特色。“你看这是它原来的样子。”在黄智勇递来的画册上,记者看到修葺前的徽州老宅,破败不堪,已是风雨飘摇。“我热爱徽州文化和乡村生活方式,买下这座宅子,不仅实现了我的梦想,也让这座宅子复活了。”黄智勇说。

  2012年,黄山出台政策鼓励和吸引流转古建筑,把古民居保护和乡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小胜表示,一批人带着先进的理念、模式和规划,进入徽州乡村,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法,对古民居进行开发利用。黄智勇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很好的老宅子,因为无人居住或者户主没有能力维修和保护,破败倒塌。而他们接手后修缮,开办民宿经营的同时,让古建筑复活留存。”据黟县县委书记程寄县介绍,黟县民宿多是在古民居基础上,结合本地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既保持原有风貌,又适当增加现代元素,更好地满足了游客需求。

  1996年,黄山市第一家民宿“旷古斋”诞生在黟县西递古村。如今黟县民宿已发展至903家,年均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

  更重要的是,当一座房子成为民宿酒店后,一条产业链也在拉长。

  首先是就业。黄智勇告诉记者,如今他的“拾庭画驿”民宿用工19人,其中本村5个人,人均月收入5000元左右。在黟县碧阳镇关麓村,“交叉小径的花园”是一家中西合璧的民宿,本村村民有10多人在店里工作,月工资4000元到5000元不等。

  因为“住”,还带动新的消费。

  在石亭村,过去村民会把养的鸡带到集市去卖,现在则坐在家里等着黄智勇来收,一只比市场上贵近10块钱。“住客形成了一个优质农产品的稳定购买群体,他们消费能力强,让这些农产品实现了优质优价。”黄智勇介绍,现在酒店一年帮村民代卖农产品几十万元。

  在黟县、歙县等地,记者走访发现,这样的模式在有成熟民宿经营的村子,已成为常态。“住”带来了人,人产生消费,以住宿为源头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采访中,许多村干部和村民感到,企业的到来,带动了村容村貌改变,增加了村民务工收入,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

  歙县姬川村,因种植“灯笼柿”出名。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58岁的村民汪兴武是见证人。

  “村里有6家农家乐,我也开了一家,14个标间。”跟游客打交道多了,细心的汪兴武发现,游客住下来后,吃饭、买农副产品的消费就多。他粗略算了一笔账:过去游客来看风景、拍照,最多买点柿子,看着人多,但收入少。如果游客住一晚,消费成倍增加。

  让游客住下,成为乡村产业增值的“放大器”。

  34岁的汪庆荣,是汪兴武的儿子,以前在合肥上班,现在返乡担任村干部,同时帮衬着父亲的生意。“我们这个农家乐层次还比较低,不太能满足游客需要。”搞民宿,拉长产业链条,汪庆荣坦言村里缺乏这个能力,也缺钱。他希望有大企业来投资,围绕“灯笼柿”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据了解,姬川村一年约有6万名游客,在旺季的周末,一天就有2000多人,但绝大部分几个小时后就走了。这是等待姬川村人开采的“金矿”。

  引凤来栖 人才赋能产业兴

  当一座房子成了酒店,人紧随而来。

  山东人庄东营,曾在上海工作多年,如今他常年在黟县碧阳镇丰梧村,运营一个三产融合项目。“以民宿产业为龙头,包括糯稻种植和米酒加工。”庄东营说,他从未想过人到中年,会成为一个“村里人”。

  产业的布局带来了他的人生转变。

  庄东营介绍,这个项目中的民宿还在建设,但种植和加工业态已投产运营。公司租了村里400多亩地,种糯稻,开办酒厂,此外还有2000多亩的订单生产,收购价确保高出市场价每斤一毛钱左右。不“去开发区,而是把酒厂开办在村里,是因为一、 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二、适合建在村里,有乡村文化的加成。”庄东营说,除了他,因为经营需要,公司还招聘了一些年轻员工,在村里工作。

  在歙县许村镇,破败的老影院在一群年轻人手里获得新生,重新鸣锣开演。“《许村有喜》是我们剧场的第一部原创戏剧。剧本参考民间故事,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将话剧、戏曲、舞蹈等艺术融为一体。”剧场负责人孟成说,老影院年久失修,已闲置多年,2021年,他们盘下影院,把这里打造成集非遗文化传承、展示、互动、摄影为一体的影院民宿。“在我们的团队中,有人学习表演、有人曾是电视媒体人,大都不是本地人,但我们都热爱这里的文化氛围,因而聚在一起打造了这个徽派小剧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采访中,记者发现,当一家民宿投入运营后,就会带动一些人回到村里来。这些返乡入乡人员不仅有知识,还怀揣相应的专业特长;不仅有较为丰富的阅历,还手握相对广泛的人脉资源;不仅有顺应城乡融合的驾驭能力,还展现出产业要素嫁接配置的跨界思维。

  不过,与乡村产业发展的需要相比,人才集聚的速度仍然较慢。“最缺的还是人才!”谈到酒店经营,黄智勇深有体会地说,现在村里年轻人还是太少,主要原因是缺乏带动力强的产业,“只有产业强了才能带动人才聚集”。为此,自身培训就成为酒店解决人才问题的重要选择。

  在“交叉小径的花园”,面对“很难招聘到高素质的民宿从业人才”的现实,经营者会定期邀请专家,给员工进行多样化的培训。“店里有一位阿姨,一辈子没喝过咖啡,现在可以很熟练地冲泡,并且可以根据客人的爱好调整口味。”民宿负责人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村里因为民宿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人才技能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无形中壮大了乡村人才队伍。

  在黟县,当地已经注意到这种民宿产业与乡村人才队伍之间的良性互促关系。政府出面,依托乡村客栈联盟,结合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民宿管家大赛,加强客房管理、服务礼仪、烹饪技术、安全生产等方面培训,增强民宿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引导本土民宿业主向外来精品民宿业主学习借鉴,提高其个人素养、服务质量和规范化运营水平。强化民宿经营业主良好卫生习惯,完善消毒柜、灭火器、应急灯等配套设施,规范客房打扫、卫生保洁的规程,提升民宿整体环境。

  在歙县,当地也已累计组织90余家民宿参加2020年安徽省民宿大会、2021年黄山市民宿大会以及黄山市“徽菜名师带徒”培训活动,指导歙县民宿协会举办民宿(农家乐)茶艺花艺培训班,提升民宿业主、民宿管家技能。“下一步将鼓励青壮年、大学生返乡创业,调整优化民宿经营主体结构。”程寄县介绍,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理念、管理水平、文化品位,努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民宿主人”。加大招引力度,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深谙文化创意、精通营销宣传的投资者、设计者参与建设和经营。

  当村里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村子也就越来越有活力。

  改革创新 让更多老宅“复活”

  一座老宅转身为民宿,除了建筑的修复、经营理念的落地外,相关政策的持续优化跟进,改革的深入推进,更为重要。

  以消防为例,如果按照城市酒店消防的标准,没有一家民宿能达标。为此,黄山市针对民宿产业发展的需要,特事特办,出台了相应的消防管理标准,将民宿产业纳入特种行业进行管理,破解了现实的难题。

  采访中,许多民宿业主、政府人士都表示,古民居改成民宿经营,是市场在推动,但政府不管理就会失控。管理中常遇到现有政策等难以适应新业态的发展,怎么办?“我们向改革要动力,在现有政策框架内最大限度推动改革创新,破除一些体制和机制的阻碍。”吴小胜说。“两山银行”是大家对黄山市两山转化运营有限公司的昵称。2021年初,黟县成立“两山银行工作专班小组”,由县国投集团牵头成立了“两山银行”,通过重塑自然资源资本化融资主体,由原有的政府融资平台转变为现代化市场主体,通过摸底县域内闲置资产资源,将零散的生态资源集中化收储或整治成优质资产包,同时引入市场化资金和专业运营商,实现了资源向资产、资本的转变。

  走进位于黟县碧阳镇的朴蔓农场,四面青山环绕,绿水中流。游客们可以在农场里体验农事、与萌宠互动、露营野餐、观赏酿酒。农场的蔓廊更是一条轻生活的长廊,里面有书吧、酒吧、茶吧、咖啡吧、乡村音乐吧,可以沉浸其中,享受慢生活。

  该农场是黟县碧阳镇借助“两山银行”平台,通过收储村集体废弃厂房、租赁村民闲置房屋、流转千亩低效抛荒地等形式打造的农业休闲综合项目。农场采取种植、加工、体验、销售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以收取租金、参与务工、入股分红、合作经营、推广电商等方式,带动集体经济增收、群众共同致富。“农场建成以来,使用本村劳动力从事临时性用工1万余人次,平均每人增收1.4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1.8万元。”朴蔓农场负责人说。“近年来,我们注重完善各项制度,大胆改革创新,破解了民宿要素、规划和管理三方面制约。”程寄县介绍,通过深入开展“民宿联审”“两山银行”等重点领域改革试点,探索集体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把宅基地确权物化下来,让民宿业主吃下“定心丸”。着眼国际一流乡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严把民宿管理关口,发布全省首个民宿团体标准《民宿管家服务规范》,创新举办民宿管家技能大赛,成立全省首家民宿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在整个黄山市,通过实施《徽州民宿提质增量行动计划》,配套《推进“个转企”促进“徽州民宿”提质增量优惠奖励政策》等,当地从准入服务、财税政策、金融社保、品牌建设等方面制定清单化优惠奖励政策,引导徽州民宿向中高端化、个性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2020年以来,全市签约民宿专项贷138户、放款民宿贷1.17亿元,45家民宿从个体经营转变为企业。

  改革为民宿发展扫除障碍的同时,也让被盘活的老宅子,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的“资源”。在黄山市,乡村民宿的发展,每年为村民增收近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900余个,带动青年返乡创业500余人,村民宅基地入股、村集体资产入股,联合开办乡村民宿的模式日渐成熟,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石亭村久了,黄智勇从旁观察村子和村民。“不管是村容村貌,还是村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黄智勇说,现在村民能够主动配合村里整治环境。原来他们不善于跟外人打交道,缺乏自信,现在大家看到破房子改造后,这么受城里人喜欢,对自己的房子和村庄有了自信,认识到乡村的价值,幸福指数在提高。

  深化改革,让更多的老宅“复活”,把更多的古村“盘活”。

  文化铸魂 照亮乡村振兴路

  蓬勃发展的乡村,往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内核。这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持久的力量,支撑着乡村振兴事业。

  在许村剧院里,年轻人每一天都在琢磨如何创作出一部部更加新颖的戏剧。“舞草龙,大刀灯,抬汪公……徽州这片土壤,值得挖掘和学习的民俗文化太多了。”孟成说,在《许村有喜》这部原创戏剧的剧情中,许家老爷宴请宾客,报名的观众换上戏服,在专业演员引导下,带着不同的徽州特产上门娶亲,沉浸式参与演出。在剧情发展过程中,“黄山毛峰”“歙砚”“许村大刀灯”等特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悉数展现。

  借由新生力量,让蒙尘的乡村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生,这是无数个“孟成”正在从事的事业。他说:“每逢重大节日,许村会派出多支舞刀队,表演者擎着两丈多高的‘大刀’,走上十里长街,来回舞个通宵。近几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个传承近百年的民间艺术几近消失。为了重现大刀灯舞,我们专程拜访了民间的老艺术家和文化保护者,在他们的指导下,‘许村十三刀’又重现江湖。”

  皖南民宿能吸引无数游人前来,也正源于这一山水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在“拾庭画驿”民宿大堂的一角,窗棂上木雕的纹饰精致,引人注意。“这依然是几百年前的窗棂,只是稍作修缮加固。”黄智勇说,在改造过程中,他们找来本地徽派匠人,替换榫卯立柱、雕画壁画,尽可能保留老宅原有的样貌,让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重焕生机;在大堂的另一侧,颜色鲜艳的戏服挂满衣架,长长的髯口胡须、各种头饰尽显徽剧风采。这里时常会邀请戏班前来表演,让游客们在徽派建筑里欣赏徽州传统戏剧。

  徽派建筑一直是中国建筑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莲花门、迎霭门、厅堂的天井……如今,黄山民宿随处可见这样的徽州元素。这些受到游客欢迎的民宿,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以文化铸魂,在保留徽派建筑特色的同时,注入各自不同的意趣和情怀,让游客诗意地栖居。

  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挖掘传统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国内旅游业正从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旅游转变,市民游客追求更多的是参与感和娱乐性,小而美的民宿,恰好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突破点。

  近年来,黄山市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推动民宿突破单一“住”的功能,向多元业态迈进,让民宿更具“乡土味”“人情味”。“黟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持乡村传统风貌,倡导低碳环保、朴实自然、和谐共生,展现‘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之意境。”程寄县说。

  “他们不仅是观众,还是演员,是戏剧的一部分。”在许村剧院,游客在入场前,要交上手机,换上戏服,真正“浸”入到古徽州的世界。孟成说,正是这样的沉浸式演出方式,让剧院受到欢迎,“‘90后’‘00后’是主要客群,当下年轻人对‘国潮’的热爱,是商机所在”。

  望山见水,记得乡愁。在一座座老宅重获新生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熠熠生辉,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路。

  短评

  让产业真正融入乡村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黄山市将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推动民宿产业品质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古建活化利用,走出了一条文化、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乡村振兴之路。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必须要“本土化”。民宿产业这条道路之所以在黄山能行得通,源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岁月沉淀的人文底蕴。古民居是待开垦的资源宝库,修复改造,就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再结合黄山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生态优势、旅游优势、区位优势,民宿产业发展水到渠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黄山民宿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民宿之于黄山乡村,就像一扇窗户,打开了绿水青山和乡村旅游的崭新世界,让人才、资金、创意等都涌了进来,整个乡村活了起来。一个可以带动乡村发展的产业,势必能产生集聚效应,不断衍生新业态;要充分发掘乡村功能价值,让产业真正融入乡村,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

  安徽是农业大省,推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只有找准路子再迈开步子,“本土化”推动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记者 史力 彭园园)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