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靶向发力推动村(社区)“小微服务”清单落地见效

访问次数: 6241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3-03-28

[字体: ]

    淮北市作为全省村(社区)“小微服务”清单试点地区,坚持靶向发力,通过多角度梳理、多维度推广,编制实施村(社区)“小微服务”清单,推动清单落地应用。清单运行以来,濉溪县和相山区两个试点县区服务事项办件达5万余件,基层群众对村(社区)服务事项知晓率提升了近80%,满意率达95%,基层治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是“纵向+横向”联动,事项梳理更“准”。纵向,聚焦村级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市县镇村四级编办联动,按照服务内容将“小微服务”清单划分为13项公共服务事项和27项代办政务服务事项,细化具体服务事项、受理条件和申请材料,确保清单一目了然。横向,聚焦政务服务网上办理高频事项和村(社区)居民实际需求,采取镇村征求意见、即时完善、现场反馈等多种方式,规范代办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条件和申请材料,同步取消申请材料中的不规范证明事项,共采纳反馈意见50余条,确保清单精简规范、合理准确。

微信图片_20230328143729.png

(市县区委编办联动梳理编制村(社区)“小微服务”清单)

    二是“常规+特色”宣传,社会知晓更“广”。一方面,在村(居)活动广场上设置清单宣传展板300余个,在试点县(区)政府门户网站、影响力较大的微信公众号开设4个专栏展示清单内容,在人流量大的公园和广场发放印有清单二维码的宣传单、环保袋、抽纸等宣传用品3万余份,拓宽群众了解清单渠道;另一方面,通过“乡村大喇叭”“茶馆说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向群众解读清单;通过明确村(社区)服务事项经办人员作为政策宣传员,主动向前来办事的群众宣传清单;通过利用走访群众等时机,面向高龄、残疾等困难群众进行详细解读,提升主动服务意识。

 2.png

(试点县区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解读清单内容)

    三是“对内+对外”合力,服务质量更“优”。对内,公开村(社区)“小微服务”清单具体事项的经办人员和联系方式,梳理规范事项办理流程图,让群众明白怎么办、找谁办;通过开展2次集中训、30余次下沉现场训、10余次镇街跟班训等方式,加大村级窗口办事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业务能力。对外,会同民政部门印发推进村(社区)“小微服务”清单落地生效的通知,由民政部门牵头,开展村级证明事项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减少“奇葩证明”等现象,规范村级事务。同时,将村(社区)“小微服务”清单落实情况纳入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提高村(社区)服务质量。

3.png

(试点县区不断推进村(社区)“小微服务”清单落地生效)

    四是“线上+线下”应用,办事效率更“高”。线上,联合数据资源部门,在“皖事通”淮北分区PC端和移动端同时开设“小微服务”特色专区,打通数据关口,通过设置清单政策、公共服务、代办政务服务和互动交流等板块,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的拓展延伸和代办政务服务的网上办理。线下,梳理试点县区村(社区)代办员情况,进一步充实村(社区)人员力量,建立代办员台账,通过考核检查、不定期走访等方式,了解代办人员服务情况,推动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4.png 

(“小微服务”清单线上运行后,村居服务更加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