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蚌埠市积极落实省政府向基层赋权赋能要求,市委编办会同市司法、数据资源、城市管理等部门多次到乡镇街道开展调研,并召开调度会、推进会、学习交流会,分析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加快推进县级审批执法权限向乡镇街道下放工作,推动实现审批事项“就近办、家门口办”、执法事项“既看得见、又管得着”。
一是因地制宜依法赋权,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各县区政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安徽省政府《关于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的决定》文件要求,依法将发生频率较高、与企业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县级审批执法权赋予乡镇街道行使,以县区政府文件公布赋予乡镇310项左右(经济发达镇多于普通乡镇36项)、街道办事处186项县级审批执法权限。其中“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单位或者个人承包集体土地的审批”赋权乡镇后,乡镇可以在土地利用、产业扶持等方面可以更灵活地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二是审批事项就近办,提高了群众办事便捷度。各县区结合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和配合事项清单,公布实施乡镇街道审批事项清单50项、执法事项清单311项、配合事项清单64项,促进审批事项就近办,民政部门“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赋权给乡镇后,通过更加有效地入户调查,及时掌握申请救助的困难群众户籍状况、家庭收入等状况,精准识别保障对象,切实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据了解,怀远县仅6月份乡镇赋权办理低保新增88户154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新增15人、临时救助21人。乡镇可以审批“低保户”,让困难群众实现“就近办、家门口办”。
三是执法事项有抓手,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全市55个乡镇均成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综合执法队,核定事业编制347名,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城区19个街道以内设机构城市管理办公室为基础,建立综合执法平台,牵头承担综合执法日常协调工作,具体落实街道执法事项。五河新集镇综合执法队多次和县级部门联合行动,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水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联合检查15次,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通过一系列的执法活动,推动了政府法治建设进程,强化了政府的公信力,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肯定,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