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委编办“一优三强”聚焦民生事业发展

访问次数: 1729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4-06-07

[字体: ]

   近年来,宁国市委编办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基调,在服务民生福祉、发展民生事业上持续发力,优化编制资源,推动改革创新,为教育体育、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关系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事业提供人员编制和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优编强教,教体工作得到均衡发展。依据生源流动趋势,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统筹考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整合撤并学校资源,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先后设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撤销小学3所,促进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结合“双普”达标工作,新增公立幼儿园6所,根据“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标准,为公办幼儿园核增编制。同时,按照“两教一保”要求,通过指标聘用、购买服务等方式,配足配齐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在省定编制总规模下,大力实施“县管校聘”改革,由教体部门在学校间统筹分配、动态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现编制资源高效配置。优先保障教育体育事业用编进人计划,大力引进优秀教师资源,助推“名师、名校长”工程,不断加强教育工作力量。

   二是优编强医,卫健工作得到提质增效。面对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现实要求,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为市卫健委加挂疾病预防控制局牌子,优化疾病预防工作职能配置,初步搭建起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框架。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近三百人纳入周转池编制管理,有效保障公立医院用编需求。赋予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促进公立医院医护人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建立公立医院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同时,按照“空编即补”原则,做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及乡镇(街道)基层卫生单位专业人才补充工作,近年来共下达进人用编计划近百名。

   三是优编强基,基层体制得到有效完善。统筹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自2020年机构改革以来,为全市乡镇(街道)核增编制百余名。聚力各类人才招引,每年通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等途径,为基层补充了法律、文旅、规划、农林等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近年来为乡镇(街道)增加工作人员二百余人。着力实施乡镇街道赋权工作,制定了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事项目录,公布了《宁国市乡镇街道审批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及配合事项清单》,构建了乡镇街道“一目录三清单”的权责清单制度体系,从相关部门下沉划转70余名编制。同时,建立了“县属乡管乡用”、协调联动监管及常态化培训培养机制,实现了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宁国市委编办 刘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