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杜集区写好“四篇文章” 持续深化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访问次数: 3303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4-10-22

[字体: ]

淮北市杜集区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认真写好“谋划、优化、保障、管理”四篇文章,着力解决镇(街道)权责不对等、编制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切实为基层放权减负赋能,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深悟透,高点站位,写好“谋划”文章。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省委《关于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保精准掌握上级改革任务和工作要求。专题向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2次,组织部长亲自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建议。区委编办提前建立镇(街道)机构、编制、派驻机构等基础台账,对镇(街道)常驻人口、区域面积、财政收入等进行全面摸底。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就镇(街道)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综合执法队等方面听取意见建议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现场解答和具体指导,为进一步理顺镇(街道)体制机制、优化机构设置、精准核定编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写好“优化”文章。根据镇(街道)分类和机构限额规定,结合杜集区实际,全面规范基层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聚焦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各镇(街道)统一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平安法治和信访办公室等机构,综合设置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应急管理与环境保护中心、农业农村与城乡建设中心、综合执法队等事业单位。同时,明确镇(街道)现有议事协调机构均不再保留,不对应上级设立机构,逐步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减上补下,服务基层,写好“保障”文章。将镇(街道)机构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赋权工作相结合,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调配,“减上”和“补下”同步进行,加大编制资源向镇(街道)倾斜力度。撤销区农水局派驻管理的镇(街道)畜牧兽医水产站,职责、编制划入镇(街道),下沉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部分编制,全部充实到综合执法、为民服务等重点领域,切实帮助镇(街道)解决人员力量薄弱、综合执法队编制等难题。

精简设岗,提升效能,写好“管理”文章。区委编办紧扣定事、定岗、定责、定人四个环节,探索推行人员岗位化管理。联合镇(街道)共同将上级部门各业务线条任务和面向村(社区)任务进行全口径梳理,因事定岗、以岗定责,研究制定了《镇(街道)人员岗位参考目录》,根据基层工作实际设置岗位。各镇(街道)在岗位目录范围内,按照“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进行人员设岗,推动基层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积极探索“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新模式,着力破除基层机构编制类别、人员身份等方面的障碍,推动形成基层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