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紧紧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以“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为抓手,聚焦机构改革、园区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机构编制保障。
聚焦机构改革,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组织根基。优化区科技局工作职能,成立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加快数字生产力发展布局,成立区大数据中心,负责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推进数字峄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及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等。立足石榴资源产业优势,优化枣庄(峄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服务中心职责,明确其承担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加强科技企业孵化等工作。
聚焦园区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劲引擎。优化峄城经济开发区工作机构设置,新增投资促进部和科技创新部,核定人员控制数26名,负责园区投资促进、科技企业培育等工作。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明确赋予开发区公共服务事项13项,涵盖经济发展、就业创业、服务企业、招商引资等领域。厘清开发区与各部门职责边界,梳理经济发展、园区建设等6大领域30个边界事项,明确各方职责划分和具体衔接流程。完善协作配合机制,将开发区权责清单、职责边界清单纳入“枣解决·枣满意”诉求办理平台,健全完善“开发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强化清单成果运用,凝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合力。
聚焦营商环境,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市场活力。优化民营经济体制机制,将牵头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职责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划入发展和改革局,统筹推进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明确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参与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按职责分工组织落实,不再加挂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局牌子。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为经营主体充分松绑,全面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2024年,全区共有176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实体证照办理,1520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474项服务事项实现跨域通办,86个服务场景实现“一次办好”。(拟稿人:汪永)
信息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