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委编办聚焦创新“小切口”写好改革“大文章”

访问次数: 495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2-20

[字体: ]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委编办以规范机构运行、深化定岗明责、完善协调机制为切入点,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规范机构运行,促进高效履职。一是开展督查评估。组织专班开展机构改革落实情况“回头看”,聚焦机构改革后“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职责调整承接情况、实际工作运行情况等,持续跟踪督导改革落实。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在现有编制总量内根据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变化统筹调配编制资源,鼓励通过内部编制挖潜、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推动编制管理与效能建设联动,促进人尽其才、人岗相适。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机构编制纪律监督,结合县委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督查评估县直部门和乡镇机构改革落实运行情况,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存在问题的,督办整改,推动涉改部门和乡镇规范行权、高效履职。

  深化定岗明责,创新基层治理。一是谋划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深入学习贯彻全省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精神,成立县推进乡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实施小组,科学谋划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和共性问题,提前筹备清单初稿拟订工作。二是推行乡镇人员岗位管理。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人岗相适”,根据乡镇职能任务和机构职责,梳理出40余类岗位,除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岗位管理,推动“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三是完善乡镇运行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完善乡镇机构人员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指导意见,健全乡镇运行机制,改进乡镇考核激励监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完善协调机制,强化整体联动。一是建立执法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县直主管部门与乡镇间执法协调配合机制,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向基层延伸,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了”问题。建立完善“一对多”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推动行业监管和综合行政执法有效衔接、一体服务。二是强化县乡业务联动。建立完善县直业务主管部门与各乡镇沟通联系工作机制,县直业务主管部门加强培训指导,同时通过联席会议、人员入驻、即时派遣等途径,为乡镇工作开展提供支撑。三是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指导社会工作、数据管理等新组建部门加强联动,细化工作规则,明晰职责任务分工,打通堵点、消除盲点,推进改革后各部门工作更加优化协同高效。(拟稿人:徐蕾 黄亮)


    信息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