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树立威信。“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树立威信,既是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更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
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威信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的关键,然而,威信不是天然就有的。日前,广东茂名信宜村干部刘名芳“雨夜拍门救57人”的事迹引发网友热议和点赞,她靠的不是职务高低、权力大小,而是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情怀担当。这也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心中有杆秤,干部“离得近”“有所为”,威信便会油然而生。
“有为”就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关千家万户,“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解决不了群众急难愁盼。只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不忘来路、不移其志,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才能在群众心目中树立威信。要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了解所需所求,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善始善终,用实际成效赢得老百姓的认可和拥护。
“有为”就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威信不在“威”而在“信”,干部不畏难,老百姓才敢交出“后背”,“求稳怕乱”“鸵鸟心态”,耽误的是发展大局,寒的是群众的心。“为官避事平生耻”,基层工作困难和挑战不断,干部首先不能推诿扯皮、畏缩不前,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冲得上”“顶得住”。把民生难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敢为人先,对沉疴旧弊“揭锅盖”“蹚浑水”,久久为功,深入一线探寻矛盾根源,在解决一桩桩“民生之事”中筑牢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有为”亦要“有所不为”,清正廉洁,不逾底线。“公生明,廉生威。”干部身子正,在老百姓面前才能站得直。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点滴小事都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尤其需要基层干部提高警惕。要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怀“律己心”,廉洁公平用权,一视同仁办事。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定期“体检”不足之处,以共产党员的廉洁本色,为群众谋福祉,为发展添动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起好形象、好威望。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