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为“上梁”

访问次数: 32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7-15

[字体: ]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民间俗语以建筑意象揭示了作风问题的传导规律,居上位者若作风失范,必致下位者效仿生弊。作风建设既需要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更要求普通党员破除“事不关己”的旁观心态,主动将自身定位为作风建设的“承重梁”,以“人人皆为上梁”的共识,共同构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回溯往昔,无数精神灯塔以“上梁”之姿照亮时代航向。焦裕禄强忍肝癌剧痛,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誓言在兰考大地镌刻下为民丰碑;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刚毅,在东山岛筑起绿色长城;张富清深藏功名六十载,在来凤县三胡乡的田间地头写下“共产党人功成不必在我”的生动注脚。这些英雄模范以过硬作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攻坚克难中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既铸就了“上梁正”的实践范式,更诠释了“下梁端”的价值引领。

  作风建设,贵在引领,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作风状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工作成效。领导干部应当始终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强化党性认知,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带头遵守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既要管住“车轮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等细微末节,更要扎紧项目审批的“制度笼子”、守住资金使用的“廉洁闸口”,让依规办事从口头要求内化为政治本能。要带头践行群众路线,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把调研报告写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用“群众笑脸”检验政策成效,确保群众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上”和“下”是相对概念,对于群众来说,普通党员也是“上梁”。每一名党员的言行,在群众眼中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如果党员都不把自己作为“上梁”,觉得作风建设是上级领导的事,改进作风就会陷入人人喊改、人人推责、全员不动的被动局面。要扛起身份之责。以“入党誓词就是终身契约”的政治认知,将“党员”二字从身份标签升华为价值坐标,在“三会一课”中锤炼党性,在组织生活会上刀刃向内,让党内政治生活成为作风建设的“淬火炉”。要严守纪律之线。以“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的敬畏之心,将党纪国法内化为行为准则,无论是“八小时以内”的工作纪律,还是“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作风,都要筑牢“第一道防线”,让清正廉洁成为最鲜明的身份标识。要引领风尚之先。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先锋姿态,在乡村振兴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树标杆、作示范,用“群众口碑”检验作风成效,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党风清正则社风自淳,从“关键少数”到“绝大多数”,每一位“上梁”都要率先垂范,共同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浩荡清风与磅礴力量。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