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号,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马鞍山薛家洼和合肥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考察,强调“要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八百里巢湖要用好,更要保护好,治理好”。五年来,安徽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加强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安徽样板。
在马鞍山市长江东岸的薛家洼生态园,芦苇随风摇曳,江面碧波荡漾,许多市民游客结伴来此,欣赏如画美景。
马鞍山市民 汪燕
以前这里路不好,全是小码头、养鸡场、渔船什么的,觉得马鞍山滨江不见江特别遗憾,经过治理以后,江岸变绿了、江水清了,我经常带着家人和朋友来游玩。
2020年8月19号,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薛家洼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五年来,以薛家洼为突破点,马鞍山市一体推动长江两岸79公里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全面禁捕、拆除违建、腾出滩涂、植树复绿......一套组合拳下来,现在长江干流水质已稳定达到Ⅱ类水平,浮沙圩、滨江湿地公园等一系列整治复绿工程全部完工,实现了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网红打卡地”的美丽蝶变。
马鞍山市渔政执法支队 队员 程伟
我们现在这个位置就叫江豚湾,我每天巡逻的时候,是经常能看到江豚在这边嬉戏,正常来讲都是有大概三到四头左右,这几年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江水越来越清了。
如今,这片水域生态保护工作已进入常态化阶段。
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刘炜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我们将持续巩固提升长江禁捕退捕成果,建立健全禁渔管控,实现“人民保护长江 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持续助力打造生态优的“白菜心”。
本台记者 费宇
我现在是在巢湖北岸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三期项目,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碧波荡漾、水草丰茂,时不时还有白鹭翩翩起舞,原先这里是具有30多年养殖历史的渔场,如今已经成为了全国首个生态湿地蓄洪区,每天可以净化河水约60万立方米,出水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2020年8月19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大堤罗家疃段考察时强调,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牢记总书记嘱托,合肥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系统性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并分期建设了湿地修复工程。作为这片湿地变迁的见证者,李家政亲历了这片土地从开发到保护、从污染到治理的全过程,他本人也从昔日的长临河渔场场长转变为这片湿地的守护者。
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家政
原来这地方养殖鱼塘有533口,占地面积6000多亩,养殖尾水直接排入巢湖,对巢湖污染比较大,五年来 我们一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治理以后现在有7种湿地生境,整个形成了,“水下有草 水中有鱼 水上有鸟”的一个自然生态画卷。
眼下,十八联圩湿地生物多样性明显丰富,“百鸟之巢、植物宝库”不断扩容,目前已调查到鸟类218种,新增155种;植物385种,新增54种;鱼类64种,新增28种。2024年4月,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项目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成为“十四五”中国山水工程首个入选项目。
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 居民 赵桂香
这几年我们这变化挺大的,以前的水特别是夏天,就是现在这个时候,难闻、空气不好,现在没有了彻底没有了,空气也好了、水质也变好了、鸟也变多了。
从长江之滨到巢湖之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在江淮大地结出累累硕果。目前,全省已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2个,居全国前列。江淮大地上,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美画卷正铺展开来。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