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厅厅长毛惠忠:坚持把粮食生产置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位

访问次数: 13936                        发布时间:2010-02-05

[字体: ]

江西农业30年:“五变”与“三不变”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以占全国2.5%的耕地,生产了全国约4%的农产品,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从未间断向省外输出粮食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江西这片广袤的红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焕发活力,土地焕发青春。
    
毛惠忠自信地说,农村改革的30年,给江西带来了"五大变化":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优化和升级;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业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三农"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生活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30
年来,江西主要农产品供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加。"说起数字的变化,毛惠忠如数家珍: 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380.8亿斤,比1978年增长69%。棉花总量达到11.39万吨,比1978年增长227%。由于农产品产量的迅速增加,江西主要农产品也由过去部分调入转变为净调出,粮食始终保持全国主产省的地位。
    "197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0元,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8元,比1978年增长28.3倍。"说到这里时,毛惠忠特别加重了语气。他意味深长地说,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是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农民的心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舒畅,农村社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和谐。
    
在30年的农业发展历程中,江西坚持了“三个不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土地使用权稳定不变,农户的承包经营基本地块稳定不变。在此基础上,江西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税费、综合改革等三项改革,走现代农业化道路,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江西还将采取"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特色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建成东部沿海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四因素导致江西柑橘“卖难” 销售有所好转

    最近一段时期,柑橘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的江西省出现了柑橘"卖难"问题,目前已上市的柑橘价格和销量均有所下滑。
    
毛惠忠在访谈中对此予以了正面回应。他客观地分析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导致江西柑橘"卖难":一是全国柑橘丰收,货源充足,使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今年江西柑橘增产6亿斤,销售比往年增加了难度;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出口企业订单减少,有的甚至订单在手仍忧心忡忡,担心出口风险加大,不敢组织货源;三是四川广元柑橘"虫害事件"发生后,出现了误导,部分消费者对其真相不了解,产生了恐惧心理;四是在具体营销环节中,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
要想把江西优质的柑橘、脐橙卖出去,掌握市场信息是关键。"毛惠忠介绍说,江西省农业部门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实行"三天一调度"。每一个县销了多少量、价格多少、销往哪里,都要了如指掌,以更好地作出判断。
    
为保护果农的利益,江西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对柑橘品牌进行宣传。其中专门安排了800万元,用于对赣南脐橙、南丰蜜橘等进行品牌宣传。毛惠忠说,江西还举办了赣南脐橙节、江西优质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等系列柑橘展销会,成为推动销售的有效途径。
    "
通过实施江西柑橘优质产品"走出去"战略,加以广泛宣传,江西柑橘销售有所好转。现在,南丰蜜橘每天平均销售一千万斤。"毛惠忠对江西柑橘销售前景充满信心。

    金融危机给江西农业造成三方面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波及中国经济,农业也不例外。毛惠忠分析说,金融危机对江西农业的影响主要有:
    
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如生猪价格,现在毛猪已经是每斤6.5元,为养殖户的盈亏临界线。从目前整体情况看,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农业的比较效益将会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下降,逐步走低;
    
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不足。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出口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口难度加大,出口成本增加。少数企业因利润下降,存在减产、停产等开工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流动资金不足,出现重大项目进展缓慢的现象;
    
三是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局面将趋于严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江西约有30万外出务工人员已提前返乡。而江西农民收入结构中,约40%为外出务工的非农业收入,农民新增收入中,又有60-70%来自于非农业务工增收。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给农民增收带来困难。  

    江西把粮食生产放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首位

    2008年,我国经受住了全球粮食危机的考验。然而在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下,世界粮食安全状况更趋不稳。未来中国粮食供需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江西是产粮大省和粮食输出大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也将更加艰巨。
    
毛惠忠介绍说,历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明确提出"山下建优质粮仓""要把粮食生产作为政治任务来抓""两个不动摇" (确保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确保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不动摇)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预计今年全省粮食生产在连续四年增长高基数的基础上,全年粮食总产将超过392亿斤,增产12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毛惠忠说,江西正在强化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商品粮生产能力工程建设,力争2015年粮食总产达到500亿斤;强化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万亩高产核心示范区,形成"三区一片"的粮食主产核心区。另外,江西将强化扶持粮食政策的落实力度,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5400万亩以上。
    "
面对粮食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江西将坚决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首位,为确保粮食安全做贡献。"毛惠忠表示。
    
新形势下江西农业面临诸多机遇 大有可为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了我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方向。
    
毛惠忠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农业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的关键时期、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些判断将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根本性的政策依据,农业将面临新的政策机遇。
    "
《决定》中两个数字比较明显: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毛惠忠说,这两条措施对农业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毛惠忠说,《决定》提出"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允许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可以让一部分农民"洗脚上田"之后安心从事第二、三产业,而另一部分农民则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促使丢荒土地复耕。这对于农民来说是吃了"定心丸"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之时,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其中重点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毛惠忠说,这对于作为农业大省、产粮大省、粮食输出大省的江西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机遇,一个加快农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