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编办主任王瑛谈机构编制工作 为促进沈抚同城化建设服务

访问次数: 3888                        发布时间:2011-05-03

[字体: ]

按:20071月,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在省人代会期间提出了沈抚同城化的战略构想。同年7月,在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上,李克强同志又明确提出:推进沈阳与抚顺的同城化发展,壮大辽宁中部城市群,打造东北亚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让沈抚连接带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2009年2月28,省长陈政高视察抚顺经济开发区时,对在开发区建设沈抚新城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要加快沈抚新城建设,全力推进辽宁(抚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沈抚新城的建设,加快了沈抚同城化的进程。为促进沈抚新城大发展、快发展,抚顺市编办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从体制机制方面给予了充分保障。日前,抚顺市编办主任王瑛介绍了沈抚新城发展及体制机制运行的有关情况。

  问:抚顺市作为省委、省政府实施沈抚同城化战略的主体城市之一,几年来在围绕沈抚新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管理方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沈抚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从沈阳、抚顺两市实际出发做出的一项具有创新性的重大决策。沈抚同城化战略实施以来,抚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做出了举全市之力推进沈抚新城建设的重要部署。抚顺市编办从本部门职责出发,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学习借鉴外省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市实际的机构编制设置意见,几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20075月,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沈抚同城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发展改革委设立了沈抚同城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沈抚同城办),其主任由市发展改革委的1名副主任兼任,按正局级配备;同年10月,经与沈阳市编委研究,成立了沈抚同城化连接带开发建设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沈抚同城化连接带核心实验区及连接带550平方公里的规划、开发、建设等项工作。同时,我们还围绕加快沈抚新城建设,积极创新管理体制。20103月,设立了沈抚新城管理委员会,与抚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沈抚新城建设提供了体制保障,有力地推进了沈抚同城化的工作进程。

  二是下放机构编制管理权限。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沈抚新城下放管理权限。机构编制部门从职能出发,明确了沈抚新城管委会内设机构可在市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机构编制总额,根据工作需要自行设定和调整,并报市编委备案;同时明确可根据工作需要自主确定对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调整事项并报市编委备案。

  三是不断整合优化行政资源。为合理调整布局结构,20108月,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原隶属于抚顺县的拉古乡和325库划入沈抚新城,进一步拓展了新城的发展空间。市编办针对区划调整中涉及的机构编制事项进行认真调研,及时下发了《关于明确行政区划调整所涉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通知》,对行政区划调整中相关县区和部门所涉及的机构编制事项提出了明确的划转、调整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区划工作进程。针对沈抚新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机构编制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成立了抚顺经济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沈抚新城创业服务中心,确保了丰远热高乐园、明达意航商业中心、银江科技大厦总部经济园、欧亚春城会展中心、旺力商贸城、锦绣蓝湾等沈抚新城重大招商项目的落户和相继开工建设。为适应沈抚新城教育发展需要,对原有16所中小学进行了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沈抚新城试验学校等四所中小学,有效提高了行政资源利用率,促进了沈抚新城又好又快发展。

  问:抚顺市机构编制部门围绕沈抚新城确实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有哪些体会?

  答:几年来,我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实施沈抚同城化战略的大局,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明确工作方向。开发建设沈抚新城是沈抚同城化的先导区起爆点。对此,抚顺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举全市之力推进沈抚新城建设的决定》及其《实施办法》,既吹响了加快沈抚新城建设的进军号角,也为我们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必须找准工作切入点。机构编制工作虽然不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但可以通过发挥部门职能起到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几年来,我们通过对沈抚新城机构、编制、职能等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建立了适应沈抚新城经济建设需要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沈抚同城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机构编制部门责任重大,工作范围非常宽泛,涉及方方面面,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都很强,对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很高。沈抚新城建设对我们来说是新生事物,只有坚持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能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挑战;只有紧紧围绕服务、促进科学发展,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审视、把握和谋划,才能做到顾全局、谋长远;只有瞄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前瞻性研究,推进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才能在促进沈抚新城建设中大显身手。

  问:请结合目前沈抚新城的体制机制运行状况,谈一谈下步的工作打算?

  答:从过去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由于我市同城化工作机构的不断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行政资源的不断优化整合,使得沈抚新城体制机制运行的良好态势日益凸显,沈抚新城建设也实现了全面提速的预期目标。2010年,投资14亿元的水系、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区国家先进能源装备产业化基础项目纷纷落地,当年即完成投资135亿元。目前沈抚新城已经成为国内外商客关注的焦点,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上的一张新名片。

  随着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沈抚新城建设任务不断增加,沈抚新城在体制机制运行方面还会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城两带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作用,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沈抚新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问题,重点研究解决新划入的拉古乡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问题,从而为加快沈抚新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