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市编办活用“四字诀” 推进编制管理科学化发展

访问次数: 1264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10-25

[字体: ]

    为充分利用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发挥编制调控作用,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河北迁安市编办在严控总量、创新编制管理方面,综合运用“控、减、调、补”四字诀,做到有增有减、有保有压、保障重点,不断推进编制管理科学化发展。

  一是用“控”字决管住总量。严格执行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报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不该设的机构坚决不设,确需设立的按照“撤一建一”或“撤二建一”的原则,确保机构数量不增;不该增的编制坚决不增,确需增加的在总量内调剂解决,确保编制总量不增。 

  二是用“减”字诀扩充存量。在部门“三定”规定修订中对职责相近、规模过小的单位进行整合,精简收回编制;对职能弱化或不饱满的,相应核减编制;对任务已完成的单位,收回编制;对长期不开展工作的单位,撤销并收回编制;将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收回编制。 

  三是用“调”字诀盘活现量。彻底改变“一有任务就增加机构、增加编制”的工作模式,能够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不再通过增加编制的方式予以支持;已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服务事项,不再新设事业单位承担,推动从“养人”向“养事”转变,减轻编制需求压力。同时在盘活存量上下足功夫,通过部门内部挖掘、强化素质、提高效率等途径解决人手不足表象;从严核定编制数量,强化编制数的刚性约束,督促各部门在编制限额内做好文章,把职能相对弱化机构的人员编制省出来,把职责较多、责任较重机构的人员编制配上去,优化部门人员结构,实现现有行政资源的效能最大化。 

  四是用“补”字诀配强差量。通过努力做到向改革要编制,向管理要编制,向科技要编制,将省出来的编制充实到真正需要的部门中去,充实到重点工作和重点领域上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障,先后为市委改革办、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市规划服务中心等科级机构解决了机构编制问题。 

 

    信息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