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效能,芜湖市委编办按照“精简、规范、提效”的原则,在“强化服务、减少跑动、资源共享、优化流程”上下功夫,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精度、审批有尺度、服务有温度。
强化服务做“加法”。一是热情咨询服务。加强对服务对象的业务指导,通过现场、电话、线上等方式,及时、耐心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各类咨询问题,通过线上远程演示操作和线下电话同步指导,促使登记管理工作服务更高效。二是精准有效指引。从方便服务对象办事出发,编制印发《芜湖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指南》,列明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补领、年度报告公示等各项业务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等,便于服务对象查询和使用。三是提升线下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和AB岗制,对经审核且各项办理要件符合要求的业务,现场一次性办结,提升登记管理服务质量。
减少跑动做“减法”。一是减少证明材料。进一步合理精简优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申请材料,通过编制部门内部获取、部门信息共享核实等途径,减少本级编制部门批复文件复印件、加盖公章等环节;对符合简易注销程序的事业单位,以权利义务承接证明为关键材料快速便捷办理。二是免费邮寄送达。依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将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理,服务对象可通过公文交换、EMS政务专递等形式提交纸质材料,不再要求经办人员现场报送。在发证环节,市委编办通过EMS政务专递等多种途径提供证书免费送达服务。三是容缺受理办理。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在申请材料缺失、不影响后续审查的情况下实行“容缺受理”,提升业务办结率,为服务对象提供便利。
资源共享做“乘法”。一是及时公示信息。依托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和编办门户网站,及时公示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登记公告等信息,便于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检索查询。二是积极推送数据。积极配合市大数据中心和市统计局做好数据资源摸底和编报数据目录工作,完善事业单位法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监测信用信息共享,为各类政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优化流程做“除法”。一是整合办事环节。实施一站式受理,将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以及证书补换领、年度报告申请等事项全部纳入一个“窗口”,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回复、一站式服务。二是压缩办理时限。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30个工作日的法定办结时限压缩为15个工作日,在申请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实现即时办结。